最近,北京地铁五号线冲上了热搜。
4月17日那天,一位农民工上了地铁。
他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膝盖死死夹住装着电钻的蛇皮袋,半个身子悬在座椅边缘,生怕弄脏其他人。
结果这样子,还是引发了旁边赵大爷的不满。
赵大爷嫌弃地瞥了一眼农民工,开始人身攻击道:“穿得像要饭的,身上一身灰,居然敢坐地铁……”
老实巴交的农民工就事论事地回应道:我这连靠背都没挨,也没有挨着你啊。
赵大爷却不依不饶,还搬出 “笑破不笑补” 的歪理,全程辱骂超3分钟。
最后,一位背着帆布包的年轻女子看不惯赵大爷自以为是的样子,直接对他说道:“既然嫌弃他,您就站着,不要坐了。我愿意和他坐一起,跟您这种人坐不下去!”
赵大爷真的让出了座位,女孩也毫不犹豫地坐了下去,平静且大方。
这件事在网上炸了锅,网友评论道:衣服脏了可以换,心脏了可是洗不掉。
赵大爷的身份也随着事件的发酵也被网友所获悉。
原来赵大爷曾经是一位领导,手下曾管理过上千名员工。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如此欺下、辱下,是因为过去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让他产生了优越感。
中国有一句话:勿以身贵而贱人。
喜欢拿身份说事的人,往往容易暴露自己的浅陋和无知。
一个人灵魂越高贵,其实越没有身份感。
01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孔雀开屏。
孔雀在开屏的时候,会竭力展示自己艳丽的尾羽。
可当它炫耀自己美丽的同时,难看的屁股也会露得一干二净。
生活中很多人,就像一只喜欢秀优越感的孔雀。
他们揣着一些钱,仗着一点身份,喜欢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可在别人眼里,只觉是丑陋。
之前,发生过两件让人颇为愤怒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四川成都。
星巴克门店内,一位外卖小哥送餐途中有些累,于是什么也没点,就坐在店内休息。
这时候,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女子找到店员,坚持要求店员把外卖小哥赶走。
理由是,外卖小哥坐在店内休息的行为让她受到了影响:
“咖啡店的空气被他污染了!”
“外卖小哥永远不可能跟我处在一个层面……”
满满的优越感,快要溢出屏幕。
第二件事发生在山东威海。
小卞是一位送外卖的女大学生。
有一次,她到一个小区送餐,发现楼内电梯需要刷卡才能乘坐。
她打电话给顾客,希望对方能帮忙刷电梯卡。
没想到对方张嘴就是讥讽羞辱:我们这个电梯,你们送外卖的没有资格坐。
小卞只好忍着委屈,爬楼梯把外卖送了上去。
可她刚离开没几分钟,就接到顾客的电话:你现在就给我滚回来。
她一刻不敢耽误赶过去时,对方嫌弃菜不新鲜,把外卖直接扔了出来,汤水溅了她一身。
为了息事宁人,小卞只好自掏腰包又重新买了一份饭,给对方送了过去。
生活中这种身份感爆棚的人,其实不少见。
他们经常拜高踩低,对待弱者就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觉得自己最尊贵。
可是再高大上的身份,也遮挡不了刻薄的灵魂;住再高档的小区,也无法掩盖修养低下的事实。
社会有财富多寡、地位高低之别,人格上却没有贵贱之分。
真正高贵的人,温润且谦逊,温柔地对待身边的所有人和物。
02
一百年前,林语堂先生讽刺过一种社会俗气:
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一百年后,有些人还是风气不改。
博主@之家哥在五星级酒店做前台时,遇到过两位特别的客人。
第一位客人,是个穿着普通棉布衣服的老人,他在办理入住手续时十分安静,笑容亲切,最后也只开了一间普通房间。
老人身后的那位客人,脖子上挂着一根黄金链子,腰间是LV大标志皮带,走到前台把GUCCI钱包往台子上一拍:“我是会员,给我开一套豪华套房。”
那个老人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某集团的董事长。而他身后的那位,不过是个小老板。
之家哥感叹说:“一开口,素质和格局立马就暴露出来了。”
层次越高的人,越是低调内敛。
反倒是那些只见过一方天地的人,仗着一些身份,往往表现得张牙舞爪。
他们不明白,这个世界上,人身上最闪耀的东西,从来与钱、地位无关。
《华尔街日报》做过一个调查:对于真正的精英阶层,更在乎品位、教养和社会责任了。
他们不再把金钱、地位、智识当一回事,而是追求人格上的完善。
上一年,宗庆后去世时,有人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宗老那么受人尊敬?
有人就聊起宗老的为人。
宗老身上有一系列荣誉加身,却一点身份感都没有。
天凉了,宗老夹克加布鞋;天气热时,T恤搭凉鞋。手上戴着100美元买来的石英表。
有一次出差时,一等座车票不足,他便说和大家一起坐二等座。
坐在靠过道的座位上,宗老有时会逗一位穿绿毛衣戴围嘴的小孩子开心,有时跟员工说说笑笑。
这样的人,怎么不让人心生敬意。
人越是谦卑,越是庄严。
无论对待什么人,他们从不会彰显优越感,只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言行中的教养,心底里的善良。
有实力却行事低调,有地位却为人温和,这才是最顶级的魅力。
03
木心说过:有教养的人士,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物品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
灵魂是否高贵,不看朝上的逢迎,只看向下的慈悲。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回忆过一件往事。
钱学森回国后,国家为了照顾好钱学森的饮食起居,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导弹研究,为钱学森配备了一名厨师。
这个厨师做得一手好菜,不过没文化,一个字不识。
当时,钱永刚还是初中生,多多少少有点瞧不起这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厨师。
有一天,这位厨师问他:永刚,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你爸爸妈妈吃饭的时候,都穿着整整齐齐。
这个问题真把钱永刚问住了。
结果厨师说了一句让他记了一辈子的话,他说:“永刚,那是因为你爸爸看得起咱。”
从那时起,钱永刚对父亲肃然起敬。
钱学森没有因厨师的身份就低看一眼,也从未因自己的地位就居高自傲。
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学识的深浅,而在于他是否懂得尊重比自身还弱小的人。
对待底层人,依然谦卑有礼,以礼相待,这才是一个人深在骨子里的涵养。
协和院士郎大夫有一个很奇怪的原则。
别的科室同事约看病,可能会拒绝。但保安、清洁工这些“同事”,他则一定会答应。
为什么呢?
因为其他医生同事,你拒绝了,他们不会放在心里。
但是清洁工这些人胆怯地约你加个号时,你如果拒绝了,他们会难堪,会不敢再约号。
世间所有的温柔,皆因同理心而产生。
真正的体面,从不是踩着别人证明自己站得高,而是蹲下身,告诉那些满身泥泞者:我懂你的不易。
回到文章开头。
事件过后,人们一直在找那位挺身而出的女乘客。
这位女子特地在社交平台写了一段话来回应此事。
我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
同理心是爱的一种,在任何时候都无比重要,理解本身是人最大的馈赠。
是啊,真正的高贵,是不动声色的善良,是悲悯天人的心肠,是推己及人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