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今年本市将建成100个社区微花园,覆盖全市16个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践行花园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4月25日,海淀区时雨园社区里,130多位社区居民们在园艺师的指导下,亲手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微花园,他们中既有四五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也有年逾七旬的老街坊。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表示,这样的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具有教育意义,有一种要去守护的感觉。
据时雨园社区党委书记姚静介绍,这次以药食同源理念建设“芳药小筑”主题微花园,栽种了景天、薄荷、大花海棠等15个品种的各类植物2000多株。经过几轮协商,首先邀请居民代表、党员代表,让大家提供一些方案和思路。第二轮是征求小朋友的一些意见建议,孩子们会做一些绘画,那边有他们的一些设计。第三个阶段就是邀请专业的设计师来把所有人的意见建议综合之后,打造一个属于时雨园特有的微花园场景,未来也希望药食同源能够成为时雨园社区科普的一个基地,能让居民以及青少年们在家门口认识到常见的一些药物、花卉。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去年本市建设了30个社区微花园,返青率(植物越冬后恢复生长的比例)超过70%。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处长常祥祯介绍,今年本市将再建100个社区微花园,惠及全市16个区和经开区。结合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发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央美建院等景观设计团队的专业力量,帮助社区居民在小区绿地中设计打造家门口的“微花园”。“随着更多‘社区微花园’的落地生长,市民推窗可闻鸟鸣,下楼即赏绿景,‘人人是园丁,处处是花园’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常祥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