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议话题:为啥小公司要慎重用大公司高管?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小马拉大车,拉不动,大马拉小车,车会翻。。。前提还要有合适的道路及一定的货物
一个肥皂工厂每次出厂流水线上总有空盒,老板请了专业人员出解决方案说要花百万采购红外透视设备查验空盒,老板嫌贵让底下员工解决,花了几十块买了一台电扇直接放流水线上吹空盒直接搞定
大公司那一套不适合小公司,小公司还是保持船小好掉头
我们公司之前花高价招进来几个大众出来的管理人员!结果来了之后,先是花了一个月研究车间,然后改革!这个工位挪一下能省十步路,每天多做几个工件!那个机器位置不合理,也要挪!隔三差五来一次,把工人弄的怨声载道!结果去年底,成功把公司弄没了
大企业因为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沉淀积累,有一整套管理模式,小企业客观上做不到。 比如说,我去过央企的一个分厂,大概500职工,一线生产工人最多200人,有一个安全科,除了管设备安全运行的,有两个人没有别的工作,就是带了相机在车间里转,见到工人没有穿劳保鞋、没有戴防护目镜,女工没有戴帽子、吸烟区的地面上有烟头等等,立即拍下来,然后处罚。500人的小企业,恨不得一个人当作两个人用,怎么可能有这种闲人,更不用说50人的小企业了。
前两三年,就是疫情那段时间,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理发店,失敬失敬,叫某某发艺工作室,就是租的一间车库大小的门市房,门口的海报显示,店长以前是某连锁发艺机构的首席发艺总监,店长以下全是总监,最低也是助理总监,男士理发100元起,女士的直接叫项目,不到一年,海报变成旺铺转让了
老婆在一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氛围很好,老板女的,暑假带头把女儿带到公司去做作业,后来所有人都把小孩带到公司去,七八个小孩,小孩一多,老板还专门找来一个老师看着,带着玩,老婆本来是准备在哪里过度一下,结果一干七八年,后来搬家了,太远,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最具有欺骗性的一句话:管理出效益! 如果一个企业靠自生能做强做大,那这个企业的制度及模式就没有什么问题,所有的更新改革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的,公司的掌舵人实施线路非常正确。如果股东发昏,引入其它高管,新的管理为了体现自我价值,难保不会为了表面成绩做出一些激烈的改革和变更,猛的一看感觉符合股东的短期利益,各种数据报表异常好看,估计这种离死就不远了。原来所有的工序和模式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现在仅仅需要按部就班,那就会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工作移交到我这里我仅仅需要平安移交至下道工序,其它事情概不负责。最后导致各种部门隔阂,行事效率极其低下。
小公司必须以业绩为导向,别搞方法论,最怕就是老板耳根子软,今天学阿里明天学苹果,你的员工能够用上苹果吗?
刚毕业在大公司,国内民企前几那种,出去说在哪工作也感觉多少有点子面子,不过基层员工只是一颗螺丝,没有人情味,办点事流程很长,制度很完善,务虚工作很多,不太好摸鱼。后来辞职去了一家百十人小公司,可以说几乎没有管理,有制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更改,有私事跟部门领导说一声,不会扣钱,个人能力提升全靠自己,工作内容也杂,可能什么都要干,但是并不多,没事玩手机睡觉一般也不会有人管。
体制内大公司领导(A):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小公司领导(B):你自己会做吗?(A):我是做管理的,不需要会。(B)你不会,怎么知道怎么管是对的?(A)你要提供证据证明你做的是对的,而不是我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B)意思你不懂,要我替你想好怎么做,然后还要告诉你怎么这么做是对的,然后再提供理由说你我是对的?(A)明白就好。
我之前在的那个公司,70个人车间干活的连上机修电工工艺才二十来个,业务部总共仨人,会计俩,剩下的呵呵
看完网友的这些精彩分享,手机屏幕前的你们是不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友好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