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加征关税的弊端已经显现,多方压力之下,特朗普被迫主动释放谈判善意,但他开出的降税条件中方会接受吗?G20会议上中方的最新表态又有何深意?
特朗普在谈及降低关税时仍然态度强硬,称自己会着手推进此事,但“中国必须与美国签署协议,这样关税才会降”。然而从刚结束不久的美日贸易谈判来看,特朗普团队自己都没搞明白究竟要签署一份怎样的协议,他口中的“中美协议”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已,这个降税条件恐怕是他为了煽动舆论而临时编出来的。
因此中方也没有给特朗普这个面子。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当着众多记者的面把话说的很明白:有关中美正在谈判等都是假消息,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
现在的态势非常明确,特朗普想和中方谈,中方也支持以对话沟通来解决问题,但是反对在当前特朗普态度举棋不定、滥加的关税未取消的背景下谈,主动权仍然握在中方的手里,而这并不是盲目的乐观。相较于近期贸易谈判大多无疾而终的美方,中方出手稳准狠,抓住特朗普滥加关税影响全球经贸体系的契机,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举例来说,近期肯尼亚总统威廉·鲁托、瑞士外长卡西斯,以及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搭乘专机来华访问,均表达出了反对关税战、同中国增进关系的态度。这说明即便中美经贸真的发展到了“硬脱钩”的阶段,中方通过拓展非美国市场依旧可以发展下去,特朗普最好不要过分高估美国市场的重要性。
外部客观环境给予了中方强硬反制特朗普的底气,而内部因素也同样重要。据联合早报4月25日报道,在华盛顿参加G20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言时明确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实事求是地讲,和动辄被特朗普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影响的美国市场相比,中国经济的确担得起“运行平稳”这四个字。
而相较于能将对等反制进行到底的中方,特朗普的底气就没有那么足了。一方面,美国12个州联合起来向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反对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大规模且不断变化的关税,指责他在未经国会批准就非法利用紧急经济法推出关税;另一方面,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上任百天,却只有37%的受访者认可他处理经济问题的手法。
这还仅仅是特朗普贸易战打了半个多月的影响。按照美国财政部的数据,4月份美国政府关税收入激增逾60%,带来至少150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些关税完全要由美国消费者来负担。预计最大的关税收入增长将会在5月份出现,届时特朗普就准备好迎接美国民众的怒火吧。
多项数据都显示出这么一个趋势,即特朗普滥加关税只会让自己的盟友越来越少、美国民众的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要是特朗普自信地认为他可以为了打赢中美贸易战,而把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进行到底,那么中方也无话可说,无非奉陪到底而已;如果他认识到滥加关税无以为继,中方从来都没有关闭过对话的大门,但美方必须亮出更多的诚意才行,红口白牙说说不管用。
千言万语凝练成一句话,就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所讲: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