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贷本是一种普通的借贷行为,然而近日,在泉州找工作的小敏和小婷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误入“美容贷”陷阱的遭遇……
来自湖南的小敏和小婷反映,2024年3月,她们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对方声称能轻松获取高收入,可到地方后她们才发现竟是在夜场工作。
小敏说,刚开始上班时,夜场领队就劝她们提升形象,这样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并且主动带她们去了泉州薇琳凯医疗美容机构,当时在办公室内,一名林姓男子接待了她们,并专门介绍了美容项目,还声称可以优惠。
小敏和小婷表示,她们一开始因为价格有些犹豫,但经过林某某一番劝说就同意了,而且她们一度以为这笔费用有人代付。
最终小敏接受了三次微针项目,小婷做了面部填充和鼻部整形。两人分别在网络贷款平台上贷款了3万元和4.5万元。然而,数万元的整形项目并未给她们带来高收入,反而背上债务后难以脱身。
为了核实她们所说的情况,记者找到了泉州薇琳凯医疗美容机构的相关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当时在机构内介绍美容项目给小敏、小婷等人的林某某,并不是美容机构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
薇琳凯工作人员
他之前只是跟我们公司有一些业务上的合作,并不是我们公司员工,他借用公司场所办公确实是我们在日常管理的上的漏洞。
林某某
我是他们公司的业务员,负责的是总团队的业务。
当天,小敏给记者出示了一份聊天记录,表示当时她曾找夜场领队讨说法,对方似乎提到了整容一事的分成。小敏称,林某某也曾说介绍人来做整形美容项目有分成,而且还提及有贷款整形的女孩子,在夜场工作比较稳定。
当记者通过电话对林某某提及聊天记录的内容后,他突然情绪激动,而薇琳凯医美机构人员也当场挂断了电话。采访当天,小敏和小婷通过报警拿回了部分钱款。法律人士提醒,如有证据表明中介存在恶意欺诈,建议保留证据,报警处理。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此类美容贷引发的消费纠纷并不少见。此前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一起与“美容贷”相关的诈骗案,审判长介绍,被告人的犯罪环节分为四个步骤,一步步将被害人引入陷阱。
步骤一:发布高薪招聘信息
步骤二:“面试”要求医美提升颜值
步骤三:诱导应聘者办理美容贷
步骤四:编造谎言“玩消失”
针对如何防止落入美容贷“陷阱”,法律人士提醒,求职者应耐心审查劳动合同、贷款合同中的各项条款。
《帮帮团》提醒
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求职者要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岗位。碰到整形、贷款等情况,建议求职者先冷静一下,审查医美机构的资质,同时审慎评判自己的经济条件和还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