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身是“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和权威参考价值的中国大学排名领先品牌。每一次软科发布榜单都会引起热议。

最近,软科发布了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很多网友注意到,西安交通大学再次进入全国前十名之列。近年来,西安交大一直稳居此位,从未有所下滑。

“为什么西安交通大学,这所C9联盟的高校,其排名总是能够超越众多985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西安交通大学为何能长期保持在全国高校排名前十的位置?”......这些问题是小编后台经常收到的私信。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顶尖学府,西交大一直是众多学子的梦中情校,今天,就让小编从深入剖析这所百年名校的实力!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985”工程建设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学校。自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西迁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引领着西安交大培育了一批批称得上“国之重器”的大师。



回顾西安交通大学的百年校史,“大师们”始终在西交的编年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有的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企业家、艺术家,有的是科学家、医学专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张元济、蔡元培、钱学森、张光斗都是交大校友......自建校以来,被誉为“院士摇篮”的西安交大,孕育了超过200名“两院”院士。其中,有6位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4位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6位被评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2位荣获“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10位成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掌门人、5位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自2015年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更是达到了171人。这些杰出的人才遍布各个领域,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可以说,交大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时代的发展同频,自然交大人研制的科研成果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征程上也从未缺席。从“中国汽车之父”——支秉渊1942年研制中国首部汽车,到郑南宁院士团队攻克数字电视芯片“卡脖子”难题,再到2025年马伟教授团队在《自然-电子》发表可化学调控人工神经的突破性成果,这所高校始终致力于“从无到有”的原创性突破。在科研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既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让西安交大“科研高地”的称号更掷地有声。



科研始终离不开平台的搭建。西安交大的科研团队在航空航天、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成果背后,是588人次院士、杰青等顶尖人才的智慧结晶,更是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5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的强力支撑

深厚文化底蕴、顶尖的学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设施是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来稳居前十并在2023年获得三大奖数量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始终在各个领域名列前茅的秘诀,也是交大学子成为各个领域领军人物的秘诀。选择西安交大就等于拥有了一张走向行业顶尖领域的通行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