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替,美景常新。走进重庆理工大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满目青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起“生态育人、科研赋能、文化引领”的绿色发展体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中山图书馆湖光楼影。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山水相依的“生态基底”

作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理工大学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域。校区内,巧妙利用自然山水、地形营造园林景观,生态园林与别具风格的校舍相辉映,是一座具有浓厚现代化气息的公园式大学校园,绿地率达51.37%。

由银杏、白玉兰、樱花构成四季景观带,绣球、杜鹃、五色梅等花卉点缀其间,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体系。静湖作为花溪校区的生态核心,依托天然地势,构建起“水体-湿地-绿地”复合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天然栖息地。


绿韵学府,自然与建筑和谐共生。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万物共生的“生态家园”

重庆理工大学始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培育,引进荷花、睡莲、毛地黄、蓝雪花等植物,吸引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夜鹭栖息。


荷香亭韵,校园里的生态雅境。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白鹭悠然栖居。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在植物保护方面,学校加强与园林科研院所的合作,以研究式工作破解绿化养护难题。目前,校园已形成包含黑天鹅、番鸭等百余种动物,银杏、蓝花楹、樱花等五百余种植物的稳定生态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理工大学通过建设生态浮岛、天鹅栖息屋等措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良栖息环境。

知行合一的“生态学园”

重庆理工大学秉持“生态育人”理念,构建起“课程浸润+实践赋能+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生态教育体系。


银杏金辉映窗明。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学校通过《化工安全与环保》《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多门课程开展生态文明渗透式教学,鼓励师生投身绿色科技发明创造,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斩获多项大奖。

学校将校园打造为生态教育立体课堂,组织花溪河和静湖河水考察、河道垃圾清理、垃圾分类游园会等环保实践活动,为160余种植物挂牌普及生态知识。

此外,学校还构建绿色管理体制,健全多项绿色管理制度,推进绿色建筑改造,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并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开展节水护水宣传,传播生态文明知识。


校园美人梅轻舞芳菲。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生态文明的“理工名片”

重庆理工大学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是重庆直辖后市政府首批命名的“园林式单位”“绿化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之一。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以及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绿色校园示范学校”“森林单位”“冬季最美大学校园”“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


黑天鹅的闲适时光。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从天鹅悠游到白鹭翔集,从一湖涟漪到万木葱茏,重庆理工大学用行动印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科学论断,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生态为笔、以文明为墨,描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工画卷”,加快打造“重庆理工类高校发展样板”。(晏红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