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食堂“你来点菜我来做”火爆社交平台。小小一块留言板,设有点菜区和回复区,学生可以在点菜区写上自己想吃的菜,食堂则在回复区回应学生留言。留言板架起了学生和食堂沟通的桥梁,之所以能出圈,不仅在于“认真地”宠粉,更在于经营管理中体现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用户是核心,本质是通过技术赋能和人性化设计实现效率和体验的双重提升。

“你来点菜我来做”留言板,就是将用户即学生摆在首位,不故步自封,给予用户参与感和话语权。有记者注意到,点菜区每条留言都会在回复区得到反馈。比如,有学生点菜“香芋排骨”“蒜泥空心菜”“辣椒炒肉”,食堂回应“香芋排骨、蒜泥空心菜中晚餐小炒供应”“辣椒炒肉中餐1号窗口供应、晚餐5号窗口供应”。用户想吃什么菜,都可以写在留言板上,食堂根据情况决定如何回复。

留言板实现了“开放共享”,当天回复满足了“快速迭代”。据南大膳食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点菜留言板上的留言每天都会有食堂经理专项回应,一般上午的留言会在下午回复完,留档后第二天进行新一轮点菜留言。此外,南京大学校园内每个食堂餐桌还贴有“后勤服务反馈平台”二维码和食堂值班经理电话,学生拨打电话反馈就餐意见后,食堂相关负责人员会在2分钟内到场处理。

解决了“开放共享”和“快速迭代”,互联网思维还有一个关键词——数据驱动。南大食堂是怎么做的呢?选择留言区表态最高的菜品,不定时上新;同时,还关注到了小众个体,近日,南大食堂将西湖醋鱼、油焖笋等有着明显地域特色的高频菜品做出来了,限量邀请“品鉴官”品尝。

更“卷”的是,南大食堂还重视后续“产品开发”等细节,安排厨师在寒暑假或其他休息时间外出学习,以满足不同师生的口味。

小小留言板,让食堂变“单向输出”为“双向奔赴”,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真香”背后,是南大食堂的创新尝试。用户为本,这种尝试,何乐而不为?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覃甚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