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生信息
“科”以更高,熠熠生辉!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
是江苏省第一所以“科技”冠名的
四星级公办优质普通高中
进南京择校家长群
获取更多考试升学信息
自2019年由
南京市教育局
秦淮区人民政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合作创办以来
学校传承南师附中优良办学传统
以科技教育为特色
致力于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人文情怀
科学素养、创新意识
的优秀人才
办学近6年来,附中科高以优异的办学业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成果熠熠生辉:
2022年首届毕业生黑马突进,惊艳亮相!在入学分数线为600分(南京市第 8631名)、370位同学参加高考的情况下,本一率近90%,本科率近99%;14位同学被“985”高校录取,90位同学被“211”及以上高校录取,165位同学被“双一流”高校录取。
2023届强势推进,再创突破!517位同学参加高考,本一率超90%,本科率超99%;32位同学被“985”高校录取,133位同学被“211”及以上高校录取,248位同学被“双一流”高校录取。
2024届高歌猛进,再攀高峰!499位同学参加高考,本一率超91%,本科率超99%;31人被“985”高校录取,其中吴诣轩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126位同学被“211”及以上高校录取,243位同学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亲临科高颁发录取通知书并深情寄语。
因为学校办学成果优异,2023年荣获秦淮区最高质量荣誉“区长质量奖”;在2024年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中,学校荣获全部8项大奖,实现了“大满贯”!学校连续三年荣获“突出贡献奖”!
2024年12月31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来到附中科高,看望慰问我校师生,调研了学校五育融合、科创特色、办学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周红波参观学生科技发明作品展,观看无人机社团现场训练,了解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情况,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动手实践,鼓励学校坚持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副市长孙百军等领导参加。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北斗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排球特色学校、江苏省航空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单位会员、江苏省未来工程师培养基地及未来科学之星试点学校、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样本学校、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卫生先进学校、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及特色学校、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基地”示范学校、南京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南京市中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项目学校、南京市普通中学首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入选学校等荣誉,成功申报立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并被评为精品课题(南京高中唯一)、“南京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等。
目前,在宁所有“985”“211”“双一流”高校,均在我校挂牌优质生源基地;省内外知名高校纷至沓来。
【听校友说】
这就是附中科高!
说课程
2023届 宋子容
中考:629分,全市排名2000名
高考:671分,理科全省948名
现就读于:中山大学
附中科高尤为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学校邀请南师附中本部的名师及优秀校友到校,为同学们创设与名师、“学霸”的交流机会,搭建“种子”智慧生长的平台。
学校以“健康生长”为核心理念,构建“生长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归纳提升”四环节生长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深度学习。
学校在高质量地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贯彻面向未来、融合多学科、强化实践与创新的“大科技”教育理念,致力于构建跨学科融合的教育生态,培养科高学子的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学校通过整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打破学科界限,构建了包括基础普适型课程、兴趣潜能型课程和志趣特长型课程在内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图谱。
“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并培养一批学有余力、品学兼优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中学生,采用“名师带高徒”的方式,在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因附中科高近年来在科创竞赛及学科培优领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2025年,作为南京第7所名校(5所市直属高中、十三中、附中科高)加入了“中学生英才计划”。
2025年,学校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启动大中衔接、学分互通的“领航计划”:科高学子在高中就能先修南航大的课程,通过考核后入学南航大即能获得先修学分。
说师资
2022届 毕景云
中考:610分,全市6000名
高考:606分,理科全省10404名
现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
在附中科高就读期间,曾获全国青年科普创新试验暨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近期,他在国际微波研讨会上发表开创性研究成果,成为“香港高等教育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本科生”,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了科高学子的创新能力。
他的妈妈激动地说:“作为科高首届毕业生的家长,我切实感受到了附中科高为孩子开创了一片崭新天地,收获满满!想当初我们选择科高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期待、有担心、有各种纠结。回首三年点点滴滴,孩子在快乐地学习中不断进步,感谢附中科高让我们无悔三年前的选择!”
学校三届毕业生中,已有 4 位同学录取至香港理工大学,基于科高学子优秀的综合素质,香港理工大学给予我校“2025校长推荐计划”5个名额。
学校教师队伍由南师附中选派、全国骨干选聘、秦淮区公开选拔及全国招聘知名高校硕士毕业生组成。现有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122人,中高级以上教师占比78%,获得过省市级表彰及获奖的占比近77%,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59%,党员教师占比60%。办学6年来,有7位教师荣获江苏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信息5个教研组获评“南京市先进教研组”。
我校唯一校区的办学优势凸显,优秀师资力量高度集中,管理统一高效。全体教研备课组规范化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精选典型例题、实施分层教学、借助智学网作业批改、常态化推磨听课交流等举措,有力保障了教学质量的均衡优质发展。
说育人
2023届 窦鼐
中考:605分,全市7500名
高考:649分,文科全省164名
现就读于南京大学
在科高的校园里,敬爱的老师们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在学业上,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勇攀知识高峰;在生活上,我们学会了自立自强,面对困难不言败。更重要的是,学校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品德修养,教导我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这些都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受益匪浅。
2025年,学校与东南大学合作共建“吴健雄班”,由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副院长担任班主任,东大教授与优秀学生定期授课交流,整合两校优质资源,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学校秉持南师附中的优秀传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致力于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不论学生是文科突出还是理科见长,在附中科高,都能实现“人人卓越”。
2023年,“智慧教学与全息评价”获批南京市教育局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保障项目;2024、2025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学校借助AI课堂智能诊断系统,实时采集分析教与学数据,生成详细数据报告助力教师反思改进,依据学情差异动态调整教学策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全面推行智学网扫描的全学科校本作业,持续积累学情数据,完善校本试题资源库建设。创新开展AI智慧体育项目,为每位学生建立个性化体质数据库,以数据驱动体育锻炼,增强学习的耐力与持久性。
说环境
2024届 张可微
中考:629分,全市3243名
高考:652分,理科全省3988名
现就读于南京大学
在附中科高的三年中,我获得了许多机会去经历,去探索,去成长。我在学中玩,玩中学,从懵懂到独当一面。可以说,附中科高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优质平台。科高的老师们是细心、认真且负责的。科高的硬件设施无疑为我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为我们学生的高中生活增光添彩。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条件优越,为学生打造一流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建有全省一流的科创中心,高标准、高品质的科技探究场馆。男女生公寓楼两栋,每间公寓住4人,配置多功能实木床桌、空调、淋浴房,全天热水供应,是市区高中住宿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欢迎学生选择住校,同时遵循家长和孩子的意愿,可以选择走读。
学校餐厅环境明亮温馨,设有面包房,可提供多样特色餐食。膳食委员会的家长代表参与每天的验菜,可以随时到校陪餐;师生同菜同价,校领导三餐陪餐。学校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可口、营养均衡的膳食服务。
学校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红冠圩路(南门)
南京市秦淮区石杨路5号(北门)
学校官网:http://www.nsfzqhkg.net
招生电话:58087999、58087909
招生QQ:
583750583(1群,已满) 1020936638(2群)
416050182(3群) 980023543(4群)
中招登记
学校官微
升学考试、择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