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赵琴,今年56岁,初中毕业,早年在我们小县城的棉纺厂上了二十多年班,那时候辛苦,但单位稳定,后来厂子改制,我提前退休,靠着每月四千多块的退休金和老伴的退休工资,也算过得去。

我和老伴住在县城边上的老小区,房子是单位分的,年久失修,但我们舍不得搬。

我们只有一个儿子,叫赵磊,今年29岁,在城里一家做机械设备的小公司上班,工资不高,干了好几年也没什么起色。


他倒是争气,前年谈了女朋友,是同事介绍的,姑娘叫王悦,比赵磊小两岁,长得清秀,父母是做个体生意的,家里条件比我们好些。

去年两人订了婚,原本打算今年“五一”结婚。

眼看着结婚日子临近,我们老两口合计着,儿子结婚得有个窝,便决定拿出我们一辈子的积蓄——整整100万,给他们凑个首付,买套小三居。


我们老了,不图儿子回报,只希望他能过得好,有个稳定的家。

但我万万没想到,就在去签房子合同的那天,我无意中看到的一条微信,让我瞬间清醒。那一刻,我揣上银行卡,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售楼部。

02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那年冬天,赵磊带着王悦第一次来家里吃饭。

王悦穿得干净利落,说话也有礼貌,第一印象不错。吃饭时她会主动给我盛汤,陪我说话,老伴还小声在我耳边说:“这姑娘不错,挺懂事的。”我心里也就慢慢接受了她。

可相处久了,我发现王悦有点“高看不上低”。


她总嫌我们家房子旧,嫌我们说话土,还经常在赵磊面前说,“你爸妈就是太老实了,什么事都不懂。”我听着不舒服,但忍了,想着年轻人嘴快,也许没恶意。

订婚那天,他们家来了不少亲戚,王悦的妈妈一来就端着架子,说她闺女是家里的独苗,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婚礼得风风光光,婚房得在市区,好地段,将来孩子要上学,得有个学区房。

我和老伴面面相觑,那时候心里已经有点打鼓了。


可赵磊一个劲儿地劝,“妈,你就答应吧,悦悦她妈嘴快了点,其实人不坏。”我含泪点头,答应拿出家里100万积蓄做首付。老伴不吭声,但我知道他心里难受,我们这一辈子省吃俭用,就为了孩子能有个家。

签约那天,我们约好了在售楼部见。我提早到了,王悦和赵磊也到了,王悦穿着一身挺贵的衣服,手里拿着咖啡,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我在边上等着,看她手机屏幕亮了几次,我不经意间瞟了一眼。

那是一段微信聊天,对话对象备注名是“宝贝”。


她发了一句:“等房子到手,我就能安心嫁你了。”

对方回的是:“你真舍得你那‘老公’?”

她发了个笑脸,说:“我忍他都快吐了,谁让他家能掏100万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像是被人拿锤子砸了一下。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脑子一片混乱。

我想冲上去质问她,但我忍住了。我转身走到洗手间,关上门,深吸了一口气。我从包里拿出那张银行卡,紧紧地握住,走出了售楼部,头也不回。

儿子打了好几个电话,我没接。我回到家,老伴坐在阳台上晒太阳,一见我回来,问:“签完了?”

我摇头,“没签。”

他愣了,“怎么回事?”

我只是把手机递给他,把那段微信截图给他看。他沉默了良久,脸上的皱纹像被刀切过一样深。

“你打算怎么办?”他问。

“我不想咱儿子毁在这个女人手里。”我说,“我得让他知道真相。”

那天晚上,赵磊回来了。他开门就喊:“妈,你怎么不接电话?我们都等你一个多小时了!”

我没说话,把手机递给他。他看了一眼,愣住了。

“这……不可能,悦悦不会这样!”

“你自己看清楚,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在算计你。”

赵磊一下瘫坐在沙发上,半天没说话。后来,他哭了,是那种低声的、压抑的哭。我从没见过他哭,哪怕小时候打针都没哭。

第二天,他去了王悦那边,说是要谈清楚。回来后,他一句话没说,进房间把门锁了。过了好几天,他才出来吃饭,人瘦了一圈。

我没再逼问他,只是把那张银行卡放在桌上,说:“你想通了,咱还是给你攒这个家;你要是还想继续,那卡我就当扔水里了。”

赵磊沉默了很久,说:“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悦后来来过一次,敲门,我没开。她在门口说了很多话,什么“误会”、“开玩笑”、“聊天记录是合成的”,但我没回应。

我只是心里清楚,这样的女孩,不值得我儿子托付一生。

03

日子慢慢恢复了平静,赵磊也渐渐把心思放回了工作上。他不再提买房的事,也不再提王悦。

有一次,他说:“妈,我以后会靠我自己挣钱买房,一分不动你们的钱。”

我听了,心里既酸又暖。我知道,他是真的长大了。

我也不是不想帮他,只是我想让他知道, 婚姻不是买卖,家庭不是交易,爱不能靠算计维持。

我那一百万元,还在卡里。

不是我不愿意拿出来,而是我在等,等一个真正值得他托付一生的伴侣,到来。

那一天,我会毫不犹豫地把卡交出去。

因为我始终相信, 家的意义,从来不是房子,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