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司法协作如何打破地域壁垒,为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劳动节来临之际,安岳法院与重庆大足法院通过跨域联动,成功调解一起涉及11名农民工的劳务纠纷案件,为区域协同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案件回顾
口头承诺成“空头支票”,农民工维权陷困境
2024年初,重庆某养殖企业招募大足、安岳等地11名工人,却未签订书面合同,仅以口头约定工资。
5月,企业因违规停产,股东变卖资产失联,拖欠工资3万余元。工人多次讨薪无果,而缺乏合同、欠条等证据更让维权举步维艰。
司法破局
川渝协作“一盘棋”,调解按下“快进键”
面对劳动者权益受损,安岳、大足两地法院依托川渝司法协作机制,迅速启动联合调解程序。
两院法官以《劳动合同法》“事实劳动关系”规定为依据(注:即使未签合同,实际用工仍受法律保护),结合“高效便民”原则开展调解工作——
释法明理:明确企业法定义务,警示失信后果;
柔性沟通:引导企业换位思考,化解对立情绪;
协同施策:整合两地资源,核定工资数额,促成还款方案。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以工友们提供的记录认定实际工资,且将在4月底前全部兑现。
深化协作
跨域解纷“川渝样本”,司法护航民生发展
此次协作打破了两地行政区划限制,互通了信息、共享了资源,通过开展跨域立案、联动调解,避免了劳动者“多头跑”,降低了维权成本,是两地法院落实双城经济圈战略、司法护航弱势群体权益的生动案例,更是共享共建“资足无讼·跨域协作示范区”的实践典范。
下一步,川渝法院将持续深化协作,探索“线上调解+线下联动”“类案指导+风险预警”等多元解纷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一张“调解书”,背后是司法的温度与智慧。
成渝司法协作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为“双城记”添写公平正义的篇章。
劳动者权益无小事,司法护航不停步!
大足法院案件相关链接→
供稿:刘 伟
编辑:张异同
审核:杨 柳
签发:杨祖军
1 、柠檬花开|安岳、大足两地法院联合开展“资足无讼”读书分享会
2、【法官日记】 当“如我在诉”成为本能
3 、初心护蕾 守护花开 | 安岳法院法治副校长为幼儿安全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