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免疫服务,我们可以做到”
世界免疫周
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免疫周,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免疫服务,我们可以做到”,旨在确保更多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及其社区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威胁。
增强免疫这样做
提高天然免疫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注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戒烟少酒,少糖油盐
建议每日摄入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至30g,糖少于25至50g。
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提倡成年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保持在7至8小时。
心理健康,管理压力
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健康环境,做好防护
除了提高个人环境健康理念,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外,更需要关注室(车)内空气污染和户外空气污染。
增加获得性免疫
接种疫苗,以产生抗体,保护时长为数月至数十年不等,比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新冠疫苗、HPV 疫苗、乙肝疫苗、水痘-带状疱疹疫苗、狂犬疫苗等。
注射抗体,即直接把某病毒的抗体注射进入人体,以达到一定时长的免疫保护,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狂犬病毒单抗等。
适当接触,家里避免过度清洁消毒,外出适当防护即可。多接触大自然动植物,在生活中正常接触人群,通过长期接触常见病原微生物来增加体内免疫。
免疫力是怎么变差的?
不健康饮食
熬夜
心情烦躁
久坐
年龄增长
免疫力太强也不好?
免疫力低下通常指免疫防御功能减弱,导致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机体被感染的风险增加。
但如果机体的免疫系统过强,错误地将外界无害的物质判断成危害性物质,就会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常表现为皮疹、反复喘鸣、鼻炎、打喷嚏、呕吐、腹泻等症状。
某些病毒、细菌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的交叉反应,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机体自身正常组织、器官,严重者会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皮肌炎等。
关于免疫力
免疫力,顾名思义,就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它是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可以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也能处理衰老、损伤和死亡的自身细胞和体内突变细胞等。人体免疫系统负责执行这项功能。免疫系统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三个重要功能。
打完疫苗有反应正常吗?
注射疫苗后,个别人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这通常是免疫应答敏感的一种表现,并且很快就会消失。但对于处于生理期或身体状态不佳的人来说,由于免疫功能可能暂时处于紊乱状态,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疫苗的效果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什么是疫苗
疫苗就是意图通过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对一种疾病形成特异性免疫力的制剂。
疫苗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过去50年,基础疫苗拯救了至少1.54亿人的生命,这相当于每分钟拯救了6条生命。
在这50年期间,疫苗接种贡献了婴儿存活率升幅的40%。当今儿童存活至一岁及一岁以上的百分比高于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段。在所拯救的儿童生命数目中,60%归功于麻疹疫苗。
内容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健康中国公众号、新华网、科普中国公众号、CCTV健康之路公众号
技术编辑:曾杰
责任编辑:于芸霞
审核:马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