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的“活力细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走进田间地头,探访车间仓库,用镜头捕捉合作社带头人的智慧与汗水,用文字记录社员们的奋斗与梦想。在这里,您将看到他们如何以“抱团发展”破解“单打独斗”的困境,以“绿色转型”守护洱海碧波,以“科技赋能”提升农业质效。每一篇报道,都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诠释;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农民合作社力量的深情礼赞。

大理市供销社与大理市融媒体中心携手推出【合作社的力量】专栏,旨在深入挖掘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为您呈现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见证一个个富民强村的精彩篇章。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九期——《大理市秀野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早上8点,袁燕正在冷库的装卸区域巡查,看着一辆辆来往的蔬菜运输车、冷链车,她心中充满了欣慰。作为大理市秀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副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她深知这些车辆的繁忙,意味着合作社的蔬菜正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大理市秀野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4月,地址位于大理市大理镇大丽路下兑路口。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始终坚持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加工、冷藏保鲜及销售,注册商标为“苍洱绿”,并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认证面积达2300亩,认证单品25个。



袁 燕

合作社副理事长 党支部书记

每天早晚我都会巡查蔬菜装车情况,我们秀野冷库库容达7000吨,年吞吐蔬菜5万多吨。目前,合作社已形成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冷藏、分拣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主要销往昆明、北京、沈阳、天津等多省市及港澳地区,外销至欧盟、加拿大、日本、韩国及东盟国家。


在规模化经营方面,秀野蔬菜专业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累计发展社员428户,引进推广种植新品种10余种,年均开展“订单农业”面积5000多亩,直接带动农户5000多户


除了有人种,种得了,还要销得动。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新型合作示范模式,与云南云菜集团大理秀园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不愁销售的蔬菜,让群众的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带动群众增收,秀野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合作社积极开展农产品外销工作,主要销往昆明、北京、沈阳、天津、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市及港澳地区,外销至欧盟、加拿大、日本、韩国及东盟国家,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外销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合作社每年为农民增收达38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


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创造就业岗位200多个(固定岗位30多个、临时岗位170多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多名。这些就业岗位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生活水平。

杨宣亮

上兑村村民

我是附近上兑村的,在这里固定工作13年了,这里工作离家又近,一边赚钱的同时又能照顾到家里,非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秀野蔬菜专业合作社还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社在大理市大理镇才村秀野标准化高效蔬菜生产基地(150亩)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项目建设,逐步辐射周边3000亩农产品产地,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洪双凤

合作社副理事长

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我们在才村建立了一块标准化高效蔬菜生产基地,采用现代化科学种植方式,年生产蔬菜2万多吨。同时这块基地还起到一个示范带动作用,一有新品种,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试种,周边农户看到效益好就会跟着种。




通过不懈努力,合作社先后荣获“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诸多荣誉称号,其中,“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云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重量级荣誉,更是对合作社在农业领域卓越贡献的权威认可。


大理市秀野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未来,合作社将继续秉持“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的宗旨,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杨雨 陈琳玲

编辑:向红玉

值周:胡亚玲 杨丹妮

主编:李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