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945年春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走向终局。

德国境内,东线战火滚滚,西线盟军节节推进。

柏林这座城市,成为了战争的最后焦点。

苏军250万人马,铺天盖地的飞机、坦克,直指柏林。

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巷战,就此展开。



为“摘桃子”,强攻柏林

进入1945年,纳粹德国已然走向崩溃。

西线的英美盟军已越过莱茵河,直指柏林;

东线的苏联红军则以雷霆之势穿越波兰,兵临奥得河。

苏联为什么急着打柏林?一个字,抢。

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具有巨大政治意义的象征。

如果盟军先于苏联攻占柏林,那么西方在战后格局中将占据主导。



当时,在德军内部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顶住东边的俄国老毛子,直到西边的英国人踢我们的屁股。”

宁可向西边的盟军投降,也不向东线的苏军投降——这种情绪在德军内部蔓延。

因此,苏联必须抢在英美之前完成这场攻城战。

斯大林直接摁下了“快进键”,命令苏军提前发起总攻。

一场超乎寻常的军事调动开始。



苏联从前线和后方集结了三大方面军,约250万人,42000门火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架飞机。

而柏林方面,纳粹政权已名存实亡。

希特勒虽仍在地堡内发号施令,但面对现实已束手无策。

德军集结了约80万兵力,包括正规军、国民突击队、武装党卫队、老年后备役,甚至被征召的青少年和妇女。



“强烈的复仇心”vs“困兽之斗”

1945年4月16日凌晨5点,苏军发起全面进攻。

仅在奥得河沿岸,苏军就集结了超过3万门火炮。

两小时内倾泻数百万发炮弹,将德军第一道防线几乎夷为平地。

在突破泽洛高地时,苏军遭遇了顽强抵抗。

这里被称为“柏林之锁”,是朱可夫攻击线路上的关键节点。

朱可夫亲自下令,要求在48小时内拿下此地。

为了达成命令,苏军动用了近卫第八集团军,付出了惨烈代价,最终攻破阵地,为进军柏林铺平道路。



到了4月20日,苏军炮火已覆盖柏林城区。

德军开始组织巷战防御,城市变成一座巨大的堡垒,民居、地铁、博物馆甚至动物园都被改造成战斗阵地。

这是一场被称为“人类战争史上最惨烈”的城市巷战。

彼时的纳粹德国,已陷入穷途末路。

柏林已被苏军三面包围,希特勒仍幻想通过最后反击来逆转战局。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垂死政权的妄想。

可“纳粹洗脑”以及对苏红的恐惧,仍然让德军以及部分柏林市民投身于这场残酷的巷战之中,做困兽最后的挣扎。

而苏军这边,无比强烈的复仇心理、对最后一战胜利的极度渴望,也使其爆发出了惊人的士气,完全舍生忘死地投入战斗。



人类史上最惨烈的城市巷战

城市巷战的残酷,在柏林达到了极致。

每一座楼宇都是堡垒,每一条街道都可能隐藏埋伏。

德军依靠城市地形优势,采用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巷战时的战术。

他们在街巷角落、地窖阁楼布置伏击点,也时常让苏军付出惨烈代价。

他们利用高层建筑和坦克射击死角,从楼顶狙杀苏军军官,尽可能阻滞苏军的推进。



而苏军的应对方式,就是“大面积清除”。

以突击小组为核心,配合坦克、工兵、迫击炮进行清除作战。

用火焰喷射器焚烧德军藏身之处,用重炮直接摧毁建筑,派遣工兵直接爆破整个街区。

不只大量德军被歼灭,还有大量柏林市民葬身于这片焦土。

苏联的突击部队甚至冒险深入柏林地下系统,试图通过地下铁路迂回敌后。

而纳粹德军为阻止其行动,竟然直接放水淹地铁,导致大量避难的柏林市民被活活淹死。

此前,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做动员时就说过:如果战争失败,日耳曼民族也将灭亡。

在他们的计划中,根本没有考虑过德国人民该如何生存。

纳粹政权失败,就要全体德国人陪葬。



这场战斗持续至5月2日,其惨烈震撼世界。

在攻克柏林期间,苏军消灭了德军100多万人,其中俘虏48万。

而苏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30万人倒在了胜利前夜。

柏林这座城市被炮火摧毁殆尽,化为废墟,文化遗迹、历史建筑无一幸免。

而认清现实的希特勒,早于4月30日在地堡服毒自杀。

给他陪葬的除了他的新婚妻子,还有320名纳粹女军官。

想想纳粹德军过去对苏联女性的暴行,这些纳粹女军官也害怕落入苏军手中,因此选择了集体自尽。

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正式投降,纳粹政权彻底覆灭,苏军在残垣断壁中插上胜利的旗帜。

柏林巷战,以其前所未有的兵力投入、战斗强度和人员伤亡,被称为“人类史上最惨烈的城市巷战”。



参考资料

经典战役:柏林会战.新京报.2015.05.08

为什么说柏林战役的惨烈程度创下了血腥记录.历史资料网.2022.05.19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