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班上的男生怎么都爱学习呀?你是怎么做到的?”同事好奇地问我。“那是您谦虚了,您班上还不是一样!”我笑笑后回答。
回头想想,这几年凡是我带过的班,确实学习氛围相对别班而言,有着显著的特点。下面我就如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粗略地谈谈做法。
一、明目标,鼓干劲。
进入高三年级以后,我首先对孩子们进行理想教育,大学介绍,方法传授,学科特点分析等头脑风暴。让孩子们对于高三的生活充满向往,充满干劲儿。
二、巧分组,实合作。
接下来,分组编座位。首先根据去年的成绩把全部分成四部分,小组由这四部分中各出一名同学自由组合而成。第一部分的同学担任组长,责任就是帮忙给其他组员讲解不理解的部分,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第二部分的同学担任副组长,责任是协助组长,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两名同学成为组员,任务是针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进行咨询。当小组进行学习一段时间后,以前不爱问的同学爱问问题了,遇到难题也不会退缩,逐渐便有了学习兴趣,整个气氛便带动起来不少。
当小组自由组合成功后,便用抽签的方式,确定小组的座位位置。小组内也是自由搭配。
科任老师只需负责组长的检查与讲解,小组成员的知识检查与讲解由组长完成。如此搭配之下,科任老师的过关任务便轻松了许多,效率也高了许多。
三、强指导,重落实。
当然光分了小组,不进行方法指导也不会维持太久。针对男生的特点,我让他们首先对数学学科进行分工协作,每人制定一个小目标。大家互帮互助下,对数学感到头疼的孩子渐渐有了些面对的勇气,热爱数学的孩子通过给别人讲解,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感兴趣。有时候,我也加入讲解数学的活动中去。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效果显著。孩子们一下子就激发了兴趣。
四、点带面,习惯成。
通过数学学科的辐射作用,只要孩子们养成了习惯,渐渐地在其它学校的学习上不由自主地也进行咨询讲解起来。每门学科的特点不同,老师的作用就是分析特点,教会孩子们怎么样去学习,怎么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怎么样调整学习心理等等…
只有让所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没有多余的精历放在其他方面。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怎样逃过纪律的追查上,违纪事件自然就少了不少。课堂上的效率高,科任老师上课也会充满激情与干劲儿。整个学校教学活动便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这是我工作中一点小小做法,它为形成浓厚学风做出了一些贡献。班级管理,尤其是学风形成,需要我们班主任不断地开拓思想,细心研究,相信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优秀班级!
作者:董玉芳(长阳职教中心机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