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李老师,你凭什么这样对待我儿子?”我压低声音问道。

她抬起头,眼神里透着轻蔑:“陈先生,学校里的事情,你还是别插手了。你家条件有限,我能理解,但教育孩子不能太随意。”

我攥紧了拳头,忍住没说话。

她不知道,她眼中的“穷人”,手里握着能决定她命运的权力。

只是时机未到,还不是揭开真相的时候...



01

这是我第三次站在明德中学的校门口。

三个月前,我送儿子小宇来这所学校报到时,特意穿了最普通的衣服,开着我那辆已经开了八年的大众车。

没人认出我是谁,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我是陈远,今年四十二岁,单身父亲,儿子陈小宇今年十三岁,刚刚升入初中一年级。在外人眼里,我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工资不高不低,生活过得去。

但实际上,我是市教育局教学督导组的组长。

我很少在明德中学这样的区重点学校露面,平时主要负责全市教育质量评估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多数基层学校的老师都不认识我。这样也好,我不希望儿子因为我的关系受到特殊照顾。

我希望他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成长,靠自己的能力赢得尊重。

小宇的妈妈在他五岁时因病离世,这些年我一直独自抚养他长大。他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成绩优异,但性格有些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开学第一天,我把小宇送到学校门口,看着他背着书包走进校园,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骄傲和不舍。

“爸,你回去吧,我自己可以的。”他回头对我说,眼睛里透着坚定。

我点点头,挥手道别:“有什么事情记得给我打电话。”

开学后的第一个月,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每天晚上,小宇都会认真完成作业,有时候还会问我一些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我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这所新学校。

但好景不长。

开学一个半月后,我发现小宇变得沉默寡言,回家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和我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吃饭时,他总是低着头,机械地扒拉着碗里的饭菜。

“学校里发生什么事了吗?”我试探性地问。

“没什么。”他摇摇头,眼神却躲闪着。

我没有追问,但心里已经起了疑心。我知道,孩子这个年纪,如果不想说,强迫也没用。我决定给他一些空间,等他准备好了自然会告诉我。

一天晚上,我整理小宇的书包时,无意中看到了他的语文作业本。翻开一看,我愣住了。

页面上,老师用红笔写满了批注,语气严厉甚至有些刻薄:“表达不清晰,重写!”“这种水平配不上你的分数!”“思路混乱,没有价值!”

最后的评语更是让人不舒服:“请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不要以为小学的成绩能保证初中的成功。”

我皱起眉头。小宇的语文一直很好,在小学毕业时还获得过作文竞赛一等奖。这样的批改方式,对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未免太苛刻了。

当晚,我轻轻敲开了小宇的房门。

“爸,怎么了?”他正在看书,见我进来,立刻合上书本。

“我看了你的语文作业。”我坐到他床边,“李老师对你很严格?”

小宇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李老师...她好像不太喜欢我。”

“为什么这么说?”

“她总是批评我,无论我怎么努力。班里有些同学,家里条件好的,或者有当官的家长,她对他们特别好...”

我心头一紧。这种情况,在教育系统并不少见,但我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

“还有呢?”

小宇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要不要告诉我更多。最终,他长叹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一直压在肩上的重担。



“她把我调到了教室最后一排,说是为了'让视力好的同学给其他人机会'。但爸,我眼睛不好,你知道的...”

我点点头。小宇从小就有轻度近视,需要坐在前排才能看清黑板。

“我去找她说了这事,她却说我'矫情',说我家里如果真关心,就应该带我去配副好眼镜,而不是总让学校迁就。”

我感到一阵怒火上涌。小宇的眼镜是去年刚配的,度数完全足够,只是坐在后排确实会吃力。

“还有分组活动,她总是把我和几个家庭条件普通的同学分在一起,从来不让我们参与重要的展示。上周的班会,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写的作文'缺乏生活底蕴',问我是不是抄的网上的...”

小宇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了。我看到他眼角有泪光闪动,心疼得无以复加。

“爸,我是不是真的不够好?”

我紧紧抱住了他:“不,你很棒。这不是你的问题。”

那一刻,我做出了决定。作为父亲,我必须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但作为教育督导组长,我知道这事必须谨慎处理。

02

第二天是周六,我决定约李老师见面谈谈。

电话接通后,李老师的语气并不友好:“陈先生,周末我很忙,有补课班要上。如果是关于小宇的事情,下周一放学后来学校吧。”

我没有提及自己的职务,只是以一个普通家长的身份,表达了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心。

周一下午,我准时来到明德中学。

李老师大约四十岁左右,浓妆艳抹,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上去很有“气场”。当我说明来意后,她连正眼都没看我一下,继续低头整理着手中的试卷。

“陈先生,小宇的问题主要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初中和小学不一样,竞争更激烈。说实话,以他现在的表现,很难跟上班里的尖子生。”

“但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啊,为什么会突然跟不上?”我疑惑地问。

李老师这才抬起头,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目光在我普通的着装上停留了几秒。

“陈先生,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普通公司职员。”我如实回答,但没有透露具体职位。

她点点头,脸上露出一种“果然如此”的表情。

“那你应该明白,现在的教育竞争有多激烈。班里有些孩子从小学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家长也很舍得投入。小宇虽然基础还可以,但如果没有额外的辅导,确实会逐渐落后。”

我听出了弦外之音——在她看来,我们家“没钱没势”,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就不错了,不该有太多期望。

“李老师,我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但我更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宇最近情绪低落,你知道原因吗?”

她微微皱眉:“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可能是适应不了初中生活。陈先生,与其担心这些,不如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学习。像你这样的家庭背景,孩子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不要有太多期望。”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的怒火,但我深呼一口气,控制住了自己。现在不是揭露身份的时候,我需要更多的证据。

“好的,李老师,谢谢你的建议。不过,能否请你考虑让小宇换到前排座位?他的视力不太好。”

“这个...班里座位已经排好了,不方便调整。如果他真的看不清,建议你带他去配副更好的眼镜。现在市里有很多眼科医院,虽然费用可能不低...”

她的话里充满了对我经济状况的轻视。我礼貌地点点头,结束了这次不愉快的谈话。



离开学校后,我没有立即回家,而是驱车前往市教育局。我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明德中学的情况。

通过内部系统,我查阅了明德中学近三年的督导评估报告。

表面上看,这所学校各项指标都很优秀,但细节处却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家长满意度不均,教师队伍评价参差不齐,尤其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

更让我在意的是,李老师所带的班级虽然考试成绩优异,但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却不太理想。

我决定暗中调查一番。

接下来的一周,我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小宇班上其他几位家长,装作想交流孩子教育经验的样子。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对李老师的评价都很高,称她“负责”“认真”“有方法”。

但当我进一步询问时,情况就变得微妙起来。

“李老师确实很好啊,每次孩子有问题,发个信息就能得到解答。当然,我们家也是有付出的,逢年过节都会表示一下心意。”一位家长这样告诉我。

“我们参加李老师的周末培训班已经两年了,效果很不错。学费是高了点,一学期八千,但值得啊。你看班里那些成绩好的,哪个不是她的学生?”另一位家长说。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李老师可是咱们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刚的表妹,关系硬着呢。得罪她没好处,我们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话像一块块拼图,逐渐展现出完整的画面:李老师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有偿补课和收受礼品来区别对待学生;而校方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可能是因为她的“关系网”。

再联想到她对小宇的态度,一切都说得通了——在她眼里,我们家没有利用价值,自然不值得重视。

我感到一阵心寒。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这种行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它不仅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还会扭曲孩子们对社会的认知。

但作为父亲,我更担心小宇的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会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会怎么看待自己?

回到家,小宇正在写作业。看到我回来,他抬起头,脸上露出疲惫的笑容。

“爸,今天李老师又说我了。她说我上周的数学测验只考了92分,不够努力。”

“92分已经很好了,爸爸为你骄傲。”我揉了揉他的头发,“对了,下周学校要组织什么活动吗?”

“有个演讲比赛,班里要选三个人参加。李老师本来选了我,后来又换成了张浩。”

“为什么换人?”

小宇低下头:“她说张浩家长能帮忙联系专业的演讲培训老师,更有把握获奖。”

我深吸一口气,强忍怒火:“没关系,这次没机会,下次还有。你继续写作业吧,爸爸去做饭。”

走进厨房,我拿出手机,拨通了市教育局纪检组长王建的电话。

“老王,是我,陈远。明天有空吗?我想和你聊个事情...”

03

第2天, 我向王建详细汇报了调查发现的问题。他听完后,眉头紧锁。

“这事确实严重。如果属实,不仅是师德问题,还涉及违纪违规。但你也知道,现在咱们没有直接证据,而且据你所说,对方背后有人,处理起来要谨慎。”

我点点头:“所以我想申请组织一次明德中学的教学质量突击检查,顺便了解一下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可以,但你要注意方式方法。毕竟你儿子在那读书,容易被人说闲话。”

“我明白。这次我亲自带队,但会以教学质量检查为主,不会让个人感情影响公事。”



王建思考了一会儿,同意了我的请求。

检查计划定在两周后。这期间,我没有向小宇透露任何信息,只是每天关注他的情况,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我发现,虽然学校的环境不理想,但他并没有被打倒。他依然认真学习,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只是眼睛里的光芒没有以前那么明亮了。

这让我既心疼又欣慰。

检查前一天晚上,我和小宇一起吃晚饭,故作轻松地问:“明天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听说有领导要来检查,李老师今天特别紧张,一直在强调明天要表现好。”小宇漫不经心地回答。

“哦?她怎么强调的?”

“她说如果有人提问,只要回答学校好、老师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多说。”小宇皱了皱眉,“爸,这样对吗?如果真的有问题,难道不应该说出来吗?”

我看着儿子认真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依然保持着对真相和正义的坚持。

“当然要说实话,不过也要看场合和方式。有些真相,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才能揭露。”

小宇似乎明白了什么,点点头:“我知道了,爸。”

第二天上午,我穿着正式的西装,带领检查组一行五人来到明德中学。校长亲自在门口迎接,脸上堆满笑容。

“陈组长,你来得正是时候啊!我们学校最近教学成果丰硕,正好可以展示一下...”

我微笑着点点头,但没有多说什么。按照计划,我们分组进行检查,我和另一位同事负责教学检查,直接走进课堂听课评课。

上午的检查很顺利,各班教学秩序良好,老师们教学认真。但当我们走进七年级三班——小宇所在的班级时,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李老师正在上语文课,讲授一篇现代文。看到我们进来,她明显紧张了一下,但很快调整状态,声音提高了八度,开始展示她“精彩”的教学。

她提问的对象很有选择性,全是坐在前几排、回答流利的学生。而后排的同学,包括我的儿子小宇,似乎成了“隐形人”。

下课铃响后,李老师走到我面前,热情地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礼貌地点头,没有透露自己是小宇的父亲。

“李老师,你的课讲得很好,但我注意到后排的学生参与度不高,这是为什么呢?”

她脸色微变,但很快解释道:“那些同学基础较弱,课堂上容易走神。我们安排他们坐后排,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

我点点头,没有追问。

中午休息时间,我们在校长办公室听取学校工作汇报。校长侃侃而谈,重点强调学校的升学率和各类竞赛成绩。当提到师德师风建设时,他轻描淡写地带过,只说“一贯重视,成效显著”。

下午两点,我们继续检查。按照计划,这次我们要随机走进一个班级,观察正常的教学状态。

走廊上,我听到七年级三班传来一阵骚动。出于职业敏感,我示意同事跟我一起过去看看。

推开门的瞬间,眼前的一幕让我心头一震。

04

李老师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张纸,脸色铁青。而站在讲台下的,正是我的儿子小宇,他低着头,肩膀微微发抖。



“陈小宇,你给我解释清楚,这篇作文是不是你自己写的?”李老师的声音尖利刺耳。

小宇抬起头:“是我写的,李老师。”

“别撒谎!就你的水平,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篇作文获得了区级二等奖,我看就是有人帮你写的!”

“真的是我自己写的...”小宇的声音越来越小。

李老师冷笑一声:“就你们家那条件,连个辅导班都上不起,哪来的水平?是不是让你爸爸代笔的?或者是从网上抄的?”

教室里一片寂静,所有同学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在小宇和李老师之间来回移动。

我站在门口,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我知道,是时候站出来了。

我大步走进教室,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转向我。李老师看到我,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傲慢的表情。

“请问你是?”她皱着眉头问道。

“我是陈小宇的父亲。”我平静地说,走到小宇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老师上下打量着我,眼中依然带着轻蔑:“陈先生,你来得正好。你儿子的作文获了奖,但我怀疑不是他自己写的。你能解释一下吗?”

我深吸一口气,扫视了一眼教室。我的同事站在门口,眼神中流露出疑惑。是时候了。

“李老师,我必须提醒你,你刚才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说着我从口袋里拿出一样东西递给她。

李老师的脸色瞬间大变,双腿发软,差点跪倒在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