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王朝更迭之际,君主御驾亲征的场景屡见不鲜。刘邦于反秦与楚汉争霸的八年岁月里,始终奋战在最前沿,从沛公一路成长为汉王,直至登上高祖之位,以亲身拼搏铸就大汉江山;唐太宗李世民在短短数年间,亲率大军逐一荡平薛仁杲、刘武周等劲敌,为李唐天下奠定坚实根基;朱元璋即便长期坐镇南京,面对鄱阳湖大战这样关乎生死存亡的决战,也毅然奔赴前线,而后又为北伐大军鼓舞士气、坐镇指挥。这些帝王雄主以 “亲征” 之壮举,在历史画卷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而在当今商业世界,刘强东的一些举措,同样彰显出类似 “亲征” 的特质。
史书对帝王雄主的诸多赞誉中,“亲征” 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刘邦于战场上的率先垂范,李世民在乱世中的英勇征战,朱元璋在关键战役时的亲临一线,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 “亲征” 对于开创伟大事业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帝王雄主的 “喜施” 特质也不容小觑。刘邦在彭城战败后,果断表示愿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土地,用以犒赏有功之人,后来也确实依言分封英布、彭越、韩信,这种慷慨给予的行事风格,与项羽的 “妇人之仁” 形成了鲜明对比,并对楚汉战争的最终结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刘强东,或许从历史的智慧宝库中汲取了丰富养分,在京东的发展历程中,对 “亲征” 与 “喜施” 的运用可谓恰到好处。以京东今年大力拓展的外卖业务为例,2 月 19 日,京东宣布自 3 月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且所有保险费用均由京东全额承担,绝不转嫁给骑手,此乃刘强东 “喜施” 的有力证明。4 月,刘强东身着工作服,阔别十年后再度回归一线,亲自为客户送外卖。一天工作结束后,他还设宴款待 40 多名京东外卖骑手,甚至吸引了其他平台的骑手,这无疑是其 “亲征” 的生动体现。
“亲征” 之路绝非坦途,其中不仅充满艰辛,还伴随着诸多风险,但它所带来的价值却不可估量。其一,亲征能够让最高领导与基层人员紧密相连,使基层人员真切感受到最高领导与他们并肩作战,激发大家为共同事业奋斗的热情,这种情感上的激励能够在长时间内有效提升整个队伍的士气。其二,亲征可以极大地缩短处理问题的链路。创业集团内部结构往往错综复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和派系,以及多层次的领导体系。若最高领导仅在后方依靠汇报来了解情况,不仅容易错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极有可能被某些小团体或派系所蒙蔽。只有亲自深入一线,才能切实掌握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解决问题。即便无法当场解决,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也能为后续研究改进对策提供坚实依据。其三,亲征有助于最高领导建立崇高威望并巩固自身权力。回顾历史,众多被架空的帝王,大多因长期远离一线,无法与各级领导层建立直接联系,进而失去了人事权与决策权。唯有亲自参与并处理各项事务,深入了解每一条业务线的实际情况,梳理每个岗位的人事关系,才能真正掌控全局,赢得一线人员的衷心认可与服从。
刘强东此次送外卖的举动,与 “亲征” 所带来的诸多好处高度契合。他通过这一行动,不仅与京东的外卖骑手建立了深厚情谊,还在其他平台的外卖骑手心中留下了良好印象,为未来的人才招揽奠定了基础;在送外卖的过程中,他直接获取了京东外卖业务的一手信息,为后续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亲自领导京东外卖开拓市场,使他在该领域树立了极高的威望,进一步夯实了在这一领域的决策权,甚至可以说,刘强东借助此次公开亮相,成功重新回归京东的核心决策层。
然而,亲征并非总是凯歌高奏,历史上亲征 “翻车” 的著名案例也不在少数。
隋炀帝杨广三次亲征高句丽,其初衷是为了扩张领土、树立个人威望。第一次亲征时,他调集百万大军,规模空前浩大。然而,隋炀帝缺乏实战经验,过于注重形式和排场,军事指挥上也显得僵化教条,各军之间行动协调极为不畅。高句丽军队则凭借坚固的城池顽强抵抗,并善于抓住时机主动出击,最终导致隋军损失惨重,陆军几乎全军覆没,海军也不得不无奈撤退。后续两次亲征,或是因国内杨玄感叛乱,或是因高句丽佯装请降等因素,均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这三次亲征不仅耗费了巨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引发国内民怨鼎沸,更为严重的是,动摇了隋朝的统治根基,成为隋朝走向覆灭的重要诱因。
宋太宗赵光义在成功灭亡北汉后,企图趁热打铁,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亲自率军北伐辽国。在高粱河之战初期,宋军进展颇为顺利,但赵光义急于求成,在部队尚未得到充分休整和补给的情况下,便贸然向幽州城发起强攻。辽军则充分利用宋军疲惫不堪的时机,内外夹攻。最终宋军大败,赵光义本人也不幸中箭受伤,只得乘驴车狼狈南逃。此后,宋太宗又发动了雍熙北伐,同样由于战略部署存在严重失误,各路大军之间配合严重不当,导致再次遭遇惨败。这两次亲征的失利,使宋朝在与辽国的对峙中逐渐陷入劣势,宋朝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均遭受沉重打击,对宋朝的国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
明英宗朱祁镇在司礼太监王振的鼓动下,亲自率军抵御北方瓦剌首领也先的侵犯。由于朱祁镇毫无军事指挥经验,又盲目轻信王振,在行军过程中,军队的路线规划、驻扎安排等均混乱不堪。当大军抵达大同后,听闻前线战败的消息,朱祁镇便惊慌失措地决定撤军。在撤军途中,王振为了满足个人炫耀乡里的私欲,擅自改变行军路线,致使军队白白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在土木堡被瓦剌军追上。明军仓促应战,结果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本人也沦为俘虏,随行的众多大臣战死沙场,明朝的国力和威望遭受重创,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亲征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总体而言,这些遭遇失败的君主大多并非从实战中一步步磨砺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祖辈的基因传承,长期依赖相对安稳的官僚体系来维持帝国的运转。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缺乏对实际战场瞬息万变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应对能力。而在商业战场,尤其是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中,依靠基因继承获取领导地位的概率微乎其微。商业竞争如同真实的战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领导者必须凭借自身的能力、经验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商业领导者缺乏对市场一线的深入了解,仅仅依赖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汇报机制,就如同历史上那些亲征失败的君主一样,很可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时,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企业发展受阻甚至陷入困境。
从历史经验延伸至当下商业领域,不难发现,“老大亲征” 在战略性业务推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米雷军在手机与汽车业务上亲力亲为,刘强东在外卖业务上的 “亲征”,背后实则是对京东物流提升的深远考量。当前京东正处于关键发展时期,恰似历史上王朝开创的关键时刻,唯有最高领导亲征,方能凝聚各方力量,赢得这场商业之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新的辉煌。但同时,这些历史上亲征失败的案例也为商业领导者敲响了警钟,在 “亲征” 过程中,需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科学决策,合理规划战略战术,方能避免重蹈覆辙,引领企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