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25日讯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青岛西大高级技工学校高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旗帜,秉承“以德为先,技能为本,综合发展,全面成才”的办学理念,深耕技工教育领域,已然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民办技工院校的标杆典范。2024年,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突破,尤其是新开设的民航专业,以“产教融合、国际视野、创新驱动”为特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颗新星。
设施升级智启未来,现代校园赋能成长
学校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可容纳12000名学生就读。2024年,学校再投入3000万元升级教学设施,打造现代化、智能化校园环境。
智慧校园:打造“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实现选课、缴费、就业等全流程线上办理,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与服务效率。
实训升级:学校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数字信息实训中心,新建了民航专业实训中心;还配备护理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等设备,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
生活提质:改造学生公寓,增设独立卫浴、空调、洗衣房等设施;食堂建设先进,引入智能结算系统,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饮服务,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师资队伍锻造匠心,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2024年,通过系列举措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传承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进校园:青岛西大高级技工学校与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办学,共建实训基地。北京汽车制造厂领导曾莅临学校授课,学校师生也多次赴企业研学,参与总装车间实践,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生产流程。
教师技能提升:举办教师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大赛涵盖医护康养、智能制造、数字信息等专业,表彰优秀选手与指导教师,激励学生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技能水平。
“双师制”授课模式:推行“双师协同”课堂,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联动,形成“前讲后督”教学格局,有效提升课堂专注度与班级管理效能,实现教学管理无缝衔接。
五育并举深耕内涵,全面育人硕果盈枝
青岛西大高级技工学校以“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为路径,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铸魂: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匠精神进课堂”等活动,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体育强基:以“阳光运动强体魄”为主题的第四届秋季运动会,通过田径、接力赛等竞技项目,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锤炼强健体魄。
美育浸润:成立“西大艺术团”,涵盖舞蹈、合唱、摄影等20多个社团,学生原创作品在全国职业院校美育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展现学生艺术才华与审美情趣。
实践赋能: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丰富实习与就业机会,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民航专业领航启航,产教融合筑梦蓝天
2024年,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需求”为指引,正式开设民航专业。学校与中国民航大学强强联合,探索“1 + 1 + 1”联合办学模式,整合双方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学习与成长平台。
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扎实、服务意识卓越的航空人才”为目标,构建“校企协同、课证融通、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为航空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校企共育机制:与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大兴机场、天津滨海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全国著名机场合作,学校立足为民航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实训护航就业:投资1200万元打造民航专业实训中心,学生可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完成值机、安检、客舱服务等全部流程操作;毕业生优先进入合作企业实习与就业,实现“实习即就业、毕业即上岗”。
职教高考攀高峰,教学实力领全省
2024年职教高考中,学校以卓越成绩诠释“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优异成绩展示:艺术设计专业21平面动画强化班魏同心同学以657分斩获全省状元,其所在班级3人跻身全省前50名;医学技术专业21康复保健强化班本科上线率较山东省同类专业平均水平提高6倍,创历史新高。
教学模式实践:学校根据学生基础与兴趣,实施“普通班—强化班—冲刺班”三级分层,确保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各展所长;建立“校内教学—校内实训—竞赛锤炼—企业实习”四级实践体系,学生累计完成企业项目120余项,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37项,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用”良性循环。
社会赞誉纷至沓来,未来蓝图徐徐展开
2024年,学校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获得家长、企业与媒体的高度认可。
家长感恩认可:学生家长为学校赠送锦旗,称赞学校“育德育才,润物无声”,对学校育人成果给予高度肯定。
企业合作共赢:海尔集团授予学校“最佳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双方合作开发的“工业机器人编程”课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彰显学校人才培养实力与企业认可度。
媒体聚焦报道: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成果,称其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西大样本’”,充分肯定学校办学特色与示范引领作用。
校领导在2025年工作部署中提出,学校将深化“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构建“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扩大民航等专业招生规模,力争三年内成为全国航空领域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拓展国际合作,与日本、德国等国家职业院校共建技能人才培训中心,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通讯员 王昱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