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 (鲍聪颖 杜颖)新就业群体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也是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西城区深入开展“友好之城”建设,聚焦推动“多元友好”“全面提升”“深度融入”三项计划,进一步延伸“西城小哥”新内涵,创新打造“城市响应人”志愿服务品牌。


4月24日,西城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共同举办“城市响应人”志愿服务品牌发布活动,现场推出“西城小哥”友好服务地图。

据介绍,该地图收录西城全区首批355个友好服务点位,记者翻看地图,发现友好服务点位主要集中在广安门外、白纸坊、大栅栏、什刹海、新街口等街道,只要“小哥”安装高德地图,就可以享受友好资源“一键导航、动态更新、全面覆盖”。


据悉,西城区构建了“区级部门联动快递外卖等平台企业”“街道联动网点站点”“社区联动新就业群体”的协同联动模式,实现组织共建、人员共管、难题共解、资源共享,让管理更加精细有效,实现全区快递、外卖网点同辖区街道全面结对共建。

此外,西城区充分激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动能,探索“职业优势+治理需求”双向赋能新途径,在全面梳理“西城小哥”融入治理案例的基础上,开辟新就业群体平安守护、环境维护、文明倡导、品质推荐、民情观察、助老服务等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六大场景”,选树出长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主动担当的50名十类“西城小哥”代表作为西城区首批“最美城市响应人”。


西城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于家明表示,希望“西城小哥”将志愿服务当作展现自我、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成为城市治理的 “移动探头”,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他强调,各部门要以品牌发布为契机,聚焦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服务措施,为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西城区将持续拓展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路径,推动“小哥随手响应-正向支持激励-治理效能优化”的良性循环,让新就业群体真正融入城市肌理,成为社会治理的“内生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