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4年贵州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24年末,全省有效专利113726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5103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6.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8361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2.17件。有效注册商标567853件,每万人有效注册商标147.11件;驰名商标累计认定64件。全省新增地理标志7个,累计435个;新增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31个,累计授权307个;林业植物新品种累计授权13个。完成版权作品登记49万件,累计完成版权作品登记160万件。累计“贵州老字号”企业209家,累计“中华老字号”企业17家。新增知识产权师61人,累计159人。新增助理知识产权师11人,累计30人。新增专利代理师42人,累计429人。累计评选贵州省专利奖159个。
2024年,贵州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主要取得四方面成效。
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知识产权案件178件349人,批准逮捕87件169人。受理审查起诉知识产权案件207件516人,提起公诉161件374人。全省法院在21起知识产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平均判赔金额18.54万元,最高判赔金额326.32万元。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与运用效益双提升。发布第一批72个“贵系列”品牌精品。贵州茅台酒、习酒、石阡苔茶、普安红茶、思州柚、修文猕猴桃等6个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一带一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试点项目。贵州茅台酒、贵州绿茶等15个产品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中方产品清单。注册“村BA”系列商标371件、“村超”系列商标134件、“贵”系列商标45件。贵州商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积极推进。建设贵州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02件,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280万元。数据知识产权省级试点地区11个。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全省现有1家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1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两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另获批筹建3家)、2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15家维权援助工作机构,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建成贵州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办公、办事一站式服务。
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和跨省合作不断深化。全年开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办案培训40期7652人次。省法院持续建设知识产权审判专业人才库。贵阳学院新增我省首个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贵州商学院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贵州大学法学院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共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
记者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