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日的暖阳透过窗玻璃,洒在一本本充满奥秘的科普读物上,广元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在教室、在家里、在图书馆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在“学科学 爱科学”科普读物插画绘制的活动中,我们以书为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用画笔将眼中的科学世界定格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活动伊始,孩子们一头扎进科普读物的世界。从浩瀚宇宙中闪烁的星辰,到微观世界里奇妙的细胞;从神奇的自然现象,到前沿的科技成果,每一页文字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科学的好奇之门。课间、午休、周末,总能看到我们捧着书本,时而皱着眉头思考,时而兴奋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阅读积累的知识,在我们的画笔之下幻化成了五彩斑斓的插画作品。我们用鲜艳的色彩描绘出火箭冲破云霄,飞向神秘宇宙的壮丽场景,火箭上还印着自己设计的 “未来科技公司” 标志,这不仅展现了对航天科技的向往,更寄托着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宇宙的梦想;我们将微观世界里的细胞画得活灵活现,细胞们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身体里忙碌地工作,原来他们是想通过这幅画,让大家了解生命的神奇与奥秘;我们构思出了未来的智能城市,高楼大厦会 “呼吸”,汽车在空中有序穿梭,机器人在街道上服务,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是我们对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憧憬。

这些插画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绘画,更是我们对科学理解的独特表达。每一笔线条,每一种色彩,都凝聚着我们阅读时的专注与思考,饱含着对科学的热爱与好奇。我们用稚嫩的双手,描绘出心中的科学蓝图,也在创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当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科学插画在讲台上展开时,我们的眼睛亮了,那是属于科学与艺术的奇妙共振,是知识在画纸上悄然发芽的声音。



“这是我画的蝴蝶完全变态发育!”三班的小雨举着画纸蹦跳着,翅膀上的磷粉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她用渐变色描绘蛹壳破裂的瞬间,幼虫的绒毛与成虫的触须同样精致:“你们看,蛹里的蝴蝶正在长出虹吸式口器呢!” 讲台下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像一群小麻雀在讨论新发现的宝藏。五班的明轩则带来了《细胞的秘密花园》:洋葱表皮细胞被他画成透明的水晶宫殿,叶绿体像绿色的小精灵在细胞壁间跳跃。“我用荧光笔给线粒体描了边,这样它们就像在细胞里发电的小太阳!”他的讲解让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化作触手可及的童话,连窗外的玉兰树似乎都在静静聆听。











在这场特别的分享会上,画纸不再是简单的载体,而是我们通往科学世界的任意门。我们在画末写下:“如果蚂蚁有显微镜,它们眼中的世界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宇宙一样神奇?”这些充满童趣的思考,让严谨的科学知识有了温度。我们在描绘火山喷发时,岩浆里藏着闪烁的星星 —— 原来理性的科学规律,也可以在童真的滤镜下绽放出梦幻的光彩。





















那些被小心收进画夹的作品,终将成为童年最特别的注脚:它们是观察自然的眼睛,是探索未知的勇气,更是科学启蒙路上闪烁的星光。











这次“学科学 爱科学科普读物插画绘制”的活动,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们的心中。毕竟,宇宙的浪漫,从来都藏在善于发现的眼睛里,和敢于描绘的手底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会在知识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科学之花!

供稿:周建蓉

编辑:王玮玮

初审:李利蓉

复审:佘慧蓉

终审:罗德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