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末期,我军气贯长虹,国民党部队是一败涂地,就拿三大战役来说,战后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就高达几百名,其中国民党中将最多,真是一块板砖下去,就是一个国军中将,而怎么安置他们可是一个问题,不过这难不倒我军,这就引出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功德林监狱的大聚会,正像廖耀湘说的,“在南京国防部开会的国军将军,都没有在功德林多”,在这一批人中,当属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和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最为引人注目。

这两个人一个是被俘国民党将领中军权最大的,一个是政治地位最高的,山东省主席就等同于古代的封疆大吏,其中王耀武比杜聿明早来功德林,因为他不是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他是在济南战役中被俘的,当时他化妆出城,马上要逃走了,结果却因为一张雪白的手纸而被我军发现,确实是世事无常。



晚年的王耀武

要说起济南战役的快速结尾,这也和杜聿明有关系,因为当时杜聿明对王耀武说,你要坚守济南半个月,我必来援救,但结果我们都知道,济南战役没十天就打完了,杜聿明的援救也就自然成为了泡影,所以说王耀武被俘,其中也有杜聿明的一份责任,但等杜聿明也在淮海战役末期被俘以后,王耀武见到杜聿明以后,却一点也不恨他,还对他异常亲切,根据功德林战犯沈醉回忆说,当时王耀武主管功德林食堂打饭,每次给杜聿明打饭的时候,总是给他打的最满,肉和菜都摞的高高的,这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待遇,对比与让王耀武失去了五万兵力的李仙洲,王耀武可是恨的牙痒痒,这就导致每次给李仙洲打的饭菜,总是清汤寡水的。

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其实还是有几点原因的,这也是王耀武恨不起来杜聿明的主要因素,首先就是在王耀武决定要防守济南的时候,杜聿明曾经提醒过王耀武,就说他手下的军长吴化文不可靠,叫他防这一点,可王耀武却没有放在心上,可根据事后的情况来看,杜聿明的提醒是对的。



电视剧亮剑中的画面

二就是我军的作战意图是多变的,我军既要攻下济南,又要重创增援敌军,粟裕司令员仅在增援济南的路上,就布置了十七万大军,这让杜聿明压力山大,因为当时的杜聿明有两个责任,一个是要确保徐州的安全,这样就势必要保存实力,所以救援济南是要在保存实力的基础上完成了,我军摆开了十七万大军,而杜聿明至少要出动二十几万大军才可以和我军对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淮海战役势必提前打响,国民党常常说守江必守淮,徐州和济南的重要性,那自然是徐州重要。

三就是在济南战役结束以后,杜聿明想出了一套收复济南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被蒋介石闲置了,其原因就是东北战场更需要这样的补救方案,从这里可以看出,杜聿明不是部队济南不用心,实在是受到各种限制啊,后来在淮海战役期间,王耀武用喇叭向被围困在陈官庄的国民党部队喊话,杜聿明知道以后,也没有怪他。

就这几点原因,等杜聿明到达功德林以后,王耀武是没有理由恨他的,尤其是看见杜聿明为了战事焦头烂额,带病投入辽沈和淮海的战事中,导致他伤病更重,这让王耀武看在眼里,心中对这位老学长也多是心疼,至于济南战役的事,他也就放在一边了。



陈官庄杜聿明被俘

图片来自网络(含搜索)探究真实历史 宣传正能量 无不良之引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