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三月廿八晴”,今日三月廿八“换甲日”,晴天啥说法?
时光飞逝,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立夏了,今天是农历的三月二十八,一个特殊的日子。
对于三月二十八来说,这一天已经处于谷雨节气中第二候——二候鸣鸠拂其羽的时候了,此时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了。
当然三月二十八也是一个不一般的日子,按照传统的说法这一天晴天或者下雨,对于庄稼的收成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也就有了“最怕三月廿八晴”的说法,那么这一天到底怕什么?我们看农谚咋说:
今日三月廿八是啥日子:
三月廿八是“换甲日”。
按照传统的说法,三月廿八这一天是干支纪年中的“甲子日”,属于六甲日之一。
那么甲日有啥说法呢?
甲日,是干支纪年中每旬的第一天。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以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三旬),二甲日作为每旬的开始,是时间周期的一个新的起点,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和自然变化来制定历法的。
当然对于甲日,有谚语是这样说的,比如说:
“一甲管六旬。意思是说,如果甲子日这一天晴天,那么未来的十天里,则以晴天为主;如果这一天下雨,那么未来十天里,则以下雨为主
而流传下来的古书《京氏易传》中记载:
“诸六甲日,无云,一旬少雨;月离毕之阴,则雨;离毕之阳,则晴;月入毕宿中,不有大风,必有大雨”。
正因为如此,所以甲日这一天是不一般的,而这一天正是甲子日,还是有一些民俗说法的。
最怕三月廿八晴
为啥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按照上述的说法,三月二十八是甲子日,所以老祖宗留下来了一些农村谚语,对于庄稼的生长,农民的生产有指导意义的,具体我来说一下:
第一,“旱不旱,就看三月二十八”。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天气状况可以预测未来的干旱情况。
如果这一天是晴天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说法,这也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会比较干旱;反之,如果这一天是下雨天,可能意味着未来雨水充沛。
所以也就有了三月二十八怕晴天的说法,当然三月二十八正处于谷雨时节,按照农谚的说法“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因此如果谷雨时节下雨的话,对于农业生产也是一个好的现象。
第二,“三月廿八淋东岳,阴阴雨雨五月中”。
这是山东地区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降雨被视为未来雨水增多的预兆。
如果三月二十八这一天下了雨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这也预示着雨水会持续到五月中旬,当然这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消息,这有利于庄稼的正常生长。
第三,“雨下三月二十八,一月泥泞庄稼发”。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月二十八这一天下了雨的话,那么未来的一个月内,雨水也是不断的,虽然地里比较泥泞,但是也有利于庄稼的生长。
此时也正处于小麦抽穗期,如果这一天下了雨的话,那么这对于小麦抽穗有积极的作用,而适当的降雨有助于小麦生长。
第四,“三月二十八晴,四月种湖底”。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月二十八这一天是晴天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说法,这也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会比较干旱,农民需要做好应对干旱的准备。
因为湖里面是有水的,但是如果湖底没有水了,那么这也说明了天气比较干旱,这不利于庄稼正常生长的。
所以通过上述的说法,三月二十八这一天是适宜下雨,不适宜晴天的,因此也就有了“三月怕廿八”的说法。
第五,“三月廿八冷风起,缸中缺面又少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月二十八这一天刮了北风的话,那么会带来冷空气,但是这并不是好现象,因为到了秋收的时候,农民的缸里会缺面少米。
那么为啥会有这样说法呢?
因为三月份也正处于小麦的扬花期,此时如果刮了大风,带来冷空气的话,那么庄稼就会受冻,到了麦收的时候,小麦收成会受到影响,而这并不是好的现象。
第六“小麦最怕四月风,干热风吹不灌浆”。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小麦最怕的就是农历四月刮大风了,这样会影响小麦灌浆,不利于小麦的丰产。
此时三月廿八也正处于三月底,其实三月底和四月初也没差几天的时间,所以这时候刮了大风的话,也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通过上述来说,三月二十八这一天不一般,如果出现晴天的话,这对于农业生产并不是好的现象,所以也就有了“最怕三月廿八晴”的说法,但是具体还是以农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