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初以来,在国家相应政策调控下,经济运行态势有了逐步回暖迹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地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但三年疫情期间的影响和疫情后续的影响再加上各省市区原有的或由此带来的较高负债率使得各地财政支出压力还是很大的,因而为了应对这种财政收支不平衡,很多地方都是直接或间接给财政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降薪。
直接或间接给财政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降薪降的基本上都是各类津补贴包括绩效奖金等,甚至还有地方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都会拖欠,虽然国家层面对于有些财政确实困难的地方有转移支付资金兜底以确保“三保”当中的“保工资”,但就算是如此,都还有地方不愿将这笔兜底资金用于“保工资”而是挪作他用。
不少地方拖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包括拖欠同样属于事业单位人员教师的工资都有各种各样的冠冕堂皇的甚至是根本就站不住脚的理由,但地方非要拖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但国家层面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随意拖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自然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国家层面除了及时拨付转移支付资金兜底以确保“三保”当中的“保工资”之外,还会不定期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问题进行督查和督导,一旦发现严重问题,会有相应的责任追究。2023年10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3年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的公告》并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征集五大类问题线索。
那次综合督查于当年11月份开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南、广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宁夏等16个省(区、市)以及国务院相关部门,五大类问题线索的第五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到位方面的,其中第2点是拖欠教师、村医、辅警、环卫工人等群体工资、补助等。
这里将教师与村医、辅警、环卫工人等群体并在一起列出来说明了教师群体与这些群体一样社会地位低下而且拖欠是实实在在存在着,需要督查才有可能不拖欠,尤其是教师群体工资拖欠最为常见和普遍,主要是拖欠、克扣或挪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乡镇补贴、班主任津贴、课后延时服务费甚至是住房公积金和社保费用等。
拖欠工资省份的教师终于迎来了机会,可以反映问题了,根据公告要求,以上所涉及的16省(区、市)教师如有这方面的问题线索,可以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虽然河南省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算是比较普遍的,不过那次却不在所要督查的16个省(区、市)之列,河南教师想要反映问题要等下次了。
时隔一年半,这次河南教师终于等来反映机会。根据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截至2025年4月16日,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中央巡视组将对15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常规巡视,对云南省昆明市开展提级巡视,并会同有关省委巡视机构对长春市、杭州市、宁波市、武汉市、成都市等5个副省级城市开展联动巡视。
这15个省(自治区)涉及安徽、山西、湖南、吉林、河南、云南、河北、海南、湖北、内蒙古、宁夏、四川、甘肃、江西、浙江,各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至到2025年6月23日。受理的问题自然包括教育领域问题尤其是教师工资待遇拖欠问题,尽管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但作为“重灾区”的河南教师要把握机会,到时看看五月份工资会拖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