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灿烂海燕/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节有虚构,主人公化名】
3年前,儿子在县城的一个小区买了房子。孙子要上学,退休在家的我和老伴搬
到他们家,帮他们接送孩子、做饭,帮他们收拾屋子。
一个周末的上午,儿子和儿媳妇出门办事,闲来无事的我,带着小孙子到小区南边的涧河湿地游玩。
我坐在乐道旁边的凳子上,看着小孩子在旁边骑着他的小三轮车。这时,一对和我年龄相仿的老年夫妻,顺着蜿蜒的河边乐道,向我们这边缓缓走来……
等他们走近,我发现竟然是战友王晓军夫妻俩。
老战友相见,话便多了起来。战友妻子和我的孙子在边上玩,我和王晓军坐在凳子上便聊起天来。
我这才听说,王晓军也在今年早些时候,从电业局退休了。
我告诉他,我也从县机械厂退休了。
王晓军告诉我,当年和我们一起志愿兵转业的刘光明,去年年底也从市政公司退休了。
望着王晓军头上的白发,我感慨地说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都老了……
王晓军叹了一口气,说谁说不是呢,想起45年前当兵的事情,仿佛就像昨天一样……
1978年12月,我和王晓军、刘光明一起穿上军装,到了豫南的一个步兵师当兵。
入伍前,我们仨人并不认识,到了新兵连才慢慢认识。新兵下连后,我分到步兵团警通连外线班的战士,王晓军分到团汽车连,而刘光明则分到了营房股建材仓库当了一名保管员。
原本并不熟悉的我们,到部队后渐渐走到了一起,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相约逛过驻地的公园和街道,有时也在一起打扑克、侃大山……
渐渐地,我们县入伍的400多名老乡,有20多人两年里相继考上军校,远走高飞,300百多名战友也在退伍季离开了部队……
而我们仨人则成了老乡中留在部队最后的那几个人。
1983年,我因为在警通连立过三等功,又当过三年的外线班班长,是连队经验丰富的业务尖子,司令部就把这个转改志愿兵指标给了警通连,因此我就成了我们三个人中头一个转志愿兵的人。
然而,王晓军和包括在后勤处的刘光明却没能如期转成志愿兵,听说当年上级给
团里转志愿兵的指标太少,王晓军和刘光明未能转改志愿兵。
结果那一年他们两人提心吊胆,觉得已经在部队当了六年兵,如果转不成志愿兵,丢人不说,退伍回到老家,恐怕连媳妇也说不上。
在之后的一年里,他们两人只要有时间,就跑到警通连找我玩,说是玩,其实就是想学学转志愿兵的“门道”,但是,我转志愿兵自己真没下多大的劲,完全靠平时的工作和表现。
后来听说,他们两个人这一年规规矩矩的,领导交给的事办得很仔细和认真,我开玩笑说,他们俩这一年是“夹着尾巴做人”,比平时更努力……
1984年9月,他们俩终于在这一年都有惊无险地转成了志愿兵,像我一样,每个月领到36元的工资,也穿上了4个口袋的干部服装。
当上了志愿兵,慢慢地我们的身后都带着几名战士,具体的工作都交给他们去做,我们更多的是带新同志,传授工作技能和方法……
1991年,服役13年我们,一起转业离开了部队。
我回到家乡后,安排到县机械厂当了一名修理工。
在部队一直开车的王晓军,则分配到了电厂继续开大车,而刘光明则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县市政公司。刘光明在部队转改志愿兵以后,就整天跟着营房助理员,跑树苗,修水沟,搞营区道路两旁的绿化美化。
当时,我们仨人安排的工作都差不多,上班后的工资基本上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慢慢地,我们所在单位也渐渐发生了些变化。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我所在的机械厂,由于生产设备老化,管理方式陈旧,我们厂的业务逐渐被其他厂替代,到了2010年的时候,厂子基本上就不行了,工资经常发不出来。
为了生计,厂里允许职工自己出来单干,我就在县城边上开了一个无线电修理门市,开始修收音机、录音机,后来录像机都修,再后来还修上了冰箱、空调,生活倒也不愁。
这里面发展最好的要数王晓军了。
他所在的电厂效益一直都很好,后来,县里建第二电厂,招兵买马之际,善于学习和处理关系的他,调到了县电业局上班,由企业工资转到事业单位工资,一下子提高两千多。
而转业到市政公司的刘光明,这时却遭遇到人生的一大不幸。
转志愿兵的第二年,他和家乡的一位初中女同学结了婚。婚后妻子没有工作,在家里全身心地带孩子,替他照顾着父母。
刘光明转业到县市政公司上班后,正值县里大搞城市建设,市政公司特别忙,刘
光明一年四季跑采购,据他说,不要说我们地区了,就是全省卖树苗的他基本上都熟悉。
后来,我们这儿的市政分家,规划、绿化、环保及给排水先后都从市政公司分离出来,刘光明作为负责人之一,则分到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一个新成立企业,由于企业改制后效益较好,企业走上了自负盈亏的路子。
那些年,刘光明整天早出晚归。
但是,屋漏又逢连阴雨,他的妻子却患上了心脏病,在他孩子上高中那一年,妻子病逝。那几年里,他的生活过得很狼狈。
然而更不幸的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他所在的企业逐渐走了下坡路。
在我们三个人当中,在电业局上班的王晓军的小日子过得最舒坦,到局里上班后,不仅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而且工资还翻了一翻,他说他退休时的工资一个月8940多元。
但是,王晓军腰椎不好,腰椎盘突出,这和他年轻时开大车跑长途有关,痛起来整夜睡不成觉,想做手术又怕失败,整天离不开医院和药,日子过得很闹心。
听王晓军说,虽然刘光明这些年挺能折腾的,但他家里负担重,妻子又病逝,如今从市政企业退休了,每个月的退休金大约在4900多一点。
听到王晓军的话,我心里多少有点难受。
我所在的机械厂到了2010年解散了,我自己掏钱补交了社保,因此,退休后每个月只有3870多元。
虽然我的退休金比他们少一点,但我没啥负担,儿子从省里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后,分到县委机关工作,儿媳妇在学校当老师,除了替他们照顾孩子,他们的事情基本不用我们操心。
我们老两口有口吃的就行了,钱多钱少都是一天三顿饭,每晚睡一张床。
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关键是心态要好,要知足。
不攀比,向前看,淡然处之,睡得着、吃得香,健康平安就是福!
【素材来源于素材提供者,个别细节虚构处理。图片源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