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市一名任职近30年的资深公车司机,因私吞一位乘客支付的1,000日元(约为7美元)车资,不仅遭到公司开除,还因此被取消高达1,200万日元(约8.4万美元)的全部退休金。该事件在社会各界引发热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小贪行为是否该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根据《ODDITYCENTRAL》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当时京都市交通局在例行检查公交车辆的行车记录器时,发现这名已有29年资历的老员工在行车过程中,未按规定将乘客缴付的1,000日元车资投入车内的自动收款机,反而偷偷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尽管该名司机矢口否认有此行为,但交通局认为证据确凿,立即以违反职业操守、侵占公帑为由将其开除,并撤销其所有退休金福利

事件曝光后,该司机不服处分,向京都市政府提起诉讼,声称处罚“严重过当”。一审法院支持市政府决定,认为该行为严重违背公务诚信标准。但在二审时,法院一度认定处分过重,做出撤销开除及恢复退休金的判决。

然而,日本最高法院最终在本月驳回司机的上诉,裁定维持市政府最初处分。法院指出,该行为虽然金额不大,但“严重损害社会对公共运输系统的信任”,“特别是在所有司机独立作业、无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一旦纵容轻微贪腐,后果恐难以控制”。

对此判决,京都市交通局也公开表达赞同。该局局长平井慎一(Shinichi Hirai)在受访时强调:“我们每一位公交司机,都是独立负责收取公共车资的第一线人员,信任是制度运作的基础。若对违规行为轻纵,未来将影响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廉洁与公信。”

他还指出,京都市每年运营超过10万车次的公交系统,信赖制度比一纸金额更关键,“哪怕是一千日元,我们也不能退让。”

此事件在日本社会引发广泛讨论。许多民众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处罚是否过重”的质疑,认为“一生辛苦工作,却因一个小失误赔掉全部退休金,实在太残酷。”

但也有不少人持相反意见,认为该判决“维护了公共领域的高道德标准”,指出“公职人员和准公务体系人员理应具备更高诚信要求,不能因为金额小就轻忽。”

一些法律学者也指出,该案反映出日本社会在“轻微贪腐”处理上的高标准,也凸显日本公务体制对职业道德“零容忍”的文化氛围

当天汇率

1 美元=7.29人民币

美国同城分类信息网免费发布平台!

点击下方原文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