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青浦等地探索以直播的新方式不断拓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形式,通过网络向大家展现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故事,分享他们的感悟,传递他们的精神。
本期直播间的主题是“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中指出,“中国好人”可贵之处在力行,做力所能及的实事,办温暖他人的好事。本期节目,邀请到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上海福兴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高级游泳教练员陈劭龙,围绕“奉献”这个主题,看乐于奉献的人如何在助人善举中造就人间大爱。
一、纵身一跃,托举生命
2019年1月15日,正值寒冬腊月,淀浦河畔的寒风刺骨。在游泳馆内的陈劭龙听到一声巨响,本能地觉得出事了,便迅速冲出游泳馆至河岸边,发现距河岸约15米处有一辆轿车正在快速下沉。水中有一男子一边拉拽车门一边焦急地呼喊:“快出来,快出来!”陈劭龙不假思索地翻过栏杆脱去仅有的单衣,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在落水男子的协助下将困在车中的母女救出。最终,在两位同事的帮助下,落水的一家三口成功获救,很快脱离了危险。
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凝聚了他多年的职业积淀:蹬车胎破水阻、精准判断车内人员位置、科学分配体力完成托举……“专业救生技能让我能快一秒、再快一秒。”陈劭龙坦言。而这份“快一秒”的背后,是他多年从事救生员的专业素养和坚持。
二、凡人微光,汇聚星河
救人事件后,经媒体广泛报道,陈劭龙受到感谢与赞誉,并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但他更珍视的是由此凝聚的公益能量。四个月后,青浦区劭龙救援志愿服务队成立了,陈劭龙以身为则,吸纳了一批志同道合且热爱志愿服务的公益伙伴,组织开展救援技能培训、救援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的力量走进温暖家。在应急救援的基础上,陈劭龙还将志愿服务拓展到了全民健康领域,他认为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有健康的生活,才能够应对生活中各种应急救援的场景。在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支持下,他牵头开展了数百场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人人伸手就能照亮整座城。”他如此诠释初心。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妻子女儿也加入志愿行列,“周末全家穿红马甲”已成常态。而今,他最大的欣慰是当年救下的女婴已健康长大,“看着孩子们在泳池里畅游,就是我生命的延续。”
原典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
释义
希望用微薄的尘雾补益山海,用微弱的烛光为日月增辉。
从冰河孤勇者到志愿领航人,陈劭龙用行动诠释“上善若水”的青浦精神。正如他所说:“英雄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做好每件小事,凡人微光也能照亮人间。”这份奉献之火,正通过一场场急救培训、一次次惠民服务,激励更多人勇于担当、见义勇为,在青浦温暖家的热土上生生不息。
资料:文明青浦
编辑:俞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