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晓琴,今年42岁,初中学历,结婚已经将近二十年了。
我们家住在一个小县城,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也算凑合。
丈夫张建国在县里的一个小厂子上班,工资不高,常年加班补贴家用。
我自己在镇上开了家小超市,平时也能贴补家里开销。
我们有一个女儿今年刚考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一大半都靠我咬牙支撑。
公公几年前去世了,婆婆就跟我们一起住。
她身体还算硬朗,就是脾气倔,嘴也不饶人。
家里还有个小叔子,比我小七八岁,叫张建军,在外面打零工,混得不怎么样,但在婆婆眼里却是她的“掌中宝”。
这些年我们家日子过得紧巴巴,婆婆却总是变着法儿地往小叔子那儿送东西、送钱。
丈夫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是“亲兄弟,别太计较”。
我不是个爱争的人,但这些年心里的委屈和苦水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婆婆对我的态度,从没把我当一家人看,只把我当个“管账的”。
每逢节日,她就借机提要求,要么让我们带她出去吃饭,要么给她买新衣服,还总要张建军一份。
可她从来没考虑过,我这个当家主妇有多难。
这年的中秋节,又是一场看似平常却让我心寒的经历,彻底让我明白,有些亲情,从一开始就不公平。
02
中秋节前几天,婆婆就开始念叨:“晓琴啊,今年中秋咱们出去吃个好的吧,我这把年纪,也就图个热闹。”
我本来想推辞,家里这阵子刚给女儿交完学费,实在是手头紧。但丈夫在一旁劝我:“咱妈就这点要求,也不是常有的事,出去吃顿饭也不算啥。”
我勉强点了头,心里却是一阵不舒服。每次节日,都是我出钱,我张罗,我收拾,婆婆却从没说过一句“辛苦了”。
那天中午,我提前关了超市门,带着婆婆去了县里一家还算不错的饭馆。饭馆里人很多,我们在前台取了号,需要等位。我找了个靠墙的位置坐下,婆婆却东张西望地看着人群。没一会儿,她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
“建军啊,你中秋在哪吃饭呢?”她声音不大,但我坐得近,听得一清二楚。
“我在你嫂子这儿呢,等着吃饭呢。”
“哦哦,那你别乱跑啊,我这边也点好菜了,一会儿你过来一起吃。”
我心里“咯噔”一下,转头看着她:“妈,你给建军打电话干嘛?”
她抬眼看我:“他一个人多可怜啊,中秋节呢,哪有说丢下亲弟弟自己吃饭的道理?”
我瞬间有些火了:“妈,这顿饭我付钱,建军又不是我们家人,我怎么好意思替他埋单?”
她一听,脸就沉了下来:“晓琴,你这话说得太生分了。建军是你小叔子,咱是一家人。你出点钱怎么了?你开超市的,能差那点饭钱?”
我一时气站起身来:“既然你觉得我小气,那我就不吃了,你们自己吃去吧。”
刚要走,婆婆一把拉住我胳膊,脸拉得老长:“你走了谁买单?”
她的话像一盆冷水泼在我心上。我苦笑了一声,甩开她的手坐回椅子上,心却已经凉了半截。
饭吃得极其尴尬。张建军来的时候,笑呵呵地说:“嫂子真是大方,点的全是好菜。”我看也没看他,只是低头夹菜。婆婆则乐呵呵地招呼:“建军啊,多吃点,嫂子请客。”
那顿饭,吃得我如坐针毡。
回家的路上,我一句话都没说。婆婆还在冲丈夫念叨:“你媳妇脾气越来越怪了,连你亲弟弟都不待见。”丈夫叹了口气,也没说什么。
几天后,我去超市清点账目时,发现少了一箱烟。我调了监控,看见是婆婆带着张建军一块来店里,张建军拿了烟,婆婆还叮嘱:“赶紧拿走,别让你嫂子看见。”
我忍着怒火,晚上开饭时,把这事摊开了说。婆婆一脸无辜:“我就让他拿一箱烟,他手头紧,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冷笑:“我知道他手头紧,可我手头就宽吗?你们就这么合伙来偷我的东西?”
婆婆拍桌子站起来:“什么偷?那是我们自家人拿点东西用用,怎么就成偷了?”
我看着丈夫:“你怎么看?”
他支支吾吾地说:“妈也不是有意的,咱家也不能闹得太难看……”
我眼泪都快忍不住了。为了这个家我起早贪黑,钱都用在了生活和孩子身上,可婆婆和小叔子却像是吸血的藤蔓,一点点榨干我的心力和尊严。
那天晚上,我和丈夫吵了很久。他说:“你太计较了,妈年纪大了,建军也不容易。”
我问他:“那我容易吗?你有没有想过,我撑这个家撑得多辛苦?”
他沉默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刻意冷处理婆婆,不再给她买零食、添衣服,也不再主动搭理她。她开始嘀咕,说我“翻了天”,还偷偷打电话给小姑子告状。小姑子有一次当面讽刺我:“嫂子你现在翅膀硬了啊,连咱妈都敢怼。”
我没回嘴。因为我知道,争这些没意义。我只是越来越明白,我在这个家,从来就不是一家人,只是个“账房先生”,一个被利用的存在。
03
中秋节过去了,我重新调整了超市的账目,也把监控录像存了起来。我不再对婆婆的偏心抱有幻想,也不再期待家人能体谅我。人到中年,我终于明白, 有些亲情,是你怎么努力都换不来的 。
我没有离开这个家,但我悄悄做了决定:以后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值得的人身上。为女儿,为自己, 不再为那些不懂感恩的人破费心力 。
那天我又路过那家饭馆,门口的长椅还摆在那里。我想起婆婆拦着我那句“你走了谁买单”,心里一阵平静。我知道,以后再也不会有人问我这句话了,因为我不会再为不值得的人买单。
人生不怕吃苦,就怕 被亲人消耗 。我把心慢慢收回来,从此只为自己活得明白清楚。
这个决定,不是逃避,而是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