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安全保障升级,宝林三村微改造赢得居民好评。近日,一项精心策划的微改造在宝林三村落地,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点赞。居民王阿姨对此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我们给你点一万个赞!”

这一改变源于区人大代表陈勇与人大友谊路街道工作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他们联合区建交委、街道建管中心和社区力量,成功消除了宝林三村南门出口的潜在安全风险,为居民的日常出行构建了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

深入细致的调研是发现问题的关键。宝林三村南门作为日常通勤的重要途径,人流量与车流量密集,而小区外人行道狭窄,与宝杨路的繁忙形成了鲜明对比,该路段成为了安全隐患的藏身之处。近期,市12345热线接到市民反映,南门出口处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混行可能导致严重的碰撞事故。宝林三村居委会在与市民沟通安抚的同时,上报给了街道。陈勇在“聚民心·谊家人”活动中获知此事,紧接着实地考察,通过数据收集与居民访谈,揭示了问题的症结:模糊的行人与非机动车道边界,视线受阻的围墙,以及部分非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薄弱。

陈勇随后提交了闭会期间的代表建议,指向问题的根本。随后,区建交委、街道建管中心、路政等部门联席会议展开,围绕整改方案进行深入讨论。在保持景观花墙原貌的前提下,各部门结合专业判断,制定了一套兼顾实用与美观的解决方案。


整改行动迅速而高效。路政部门重新规划了交通布局,扩宽车辆汇入主路的通道,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人行道隔离桩迁移至更安全的位置,以便行人观察来往车辆;小区出口增设了减速带和警示标志,遏制超速行驶。同时,对破损路面进行了修整,确保路面平整。

在人大友谊路街道工委的协调监督下,整改工程仅耗时两天便顺利完成。如今,改造后的宝林三村南门,交通标识鲜明,减速带醒目,居民的出行更加安心。整改后的出口不仅减少了转弯盲区,还通过增设减速带,消除了非机动车与行人碰撞的隐患。

居民张阿姨对此赞道:“之前每次回家都担心会被电瓶车撞到,现在道路安全了许多,出行不再担忧,感谢街道和各部门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此次整改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也体现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社区与政府部门的紧密合作,为居民筑起了出行的安全城墙。

原标题:《解决居民出行安全隐患,这个小区微改造赢得居民好评》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郭剑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