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侵权假冒等行为多发,致使产业发展受限。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24日,广东检察机关发布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南都记者从中获悉,收到检察建议书和磋商函后,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计没收违法销售的非香云纱地理标志产品130件。

据了解,香云纱又名“响云纱”,作为世界纺织品中唯一采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2008年6月,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香云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0年7月,香云纱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佛山市检察机关经调研发现,存在香云纱侵权假冒行为多发,专用标志使用不规范、鉴定标准缺位、溯源制度不健全、环保政策不清晰、河泥原料供应不足等问题,致使香云纱地理标志保护形势严峻,产业发展受限,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2024年,佛山市检察院、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对香云纱地理标志保护利用等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历时半年时间,多次与行业协会、职能部门展开座谈,屡次前往香云纱晒莨场、染整工厂和销售门店进行调查取证,走访国家级、省级、市区级非遗传承人。

事后,佛山市检察院向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磋商函。顺德区检察院向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建议行政机关对香云纱假冒侵权问题予以查处,加大对企业申请、使用香云纱地理标志的指导力度,提升地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收到检察建议书和磋商函后,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严厉打击香云纱侵权假冒行为,共计没收违法销售的非香云纱地理标志产品130件,没收违法所得共2.7万余元,罚款14.1万元;检查相关行业协会、企业13家;指导香云纱协会筛选确定第二批伦教香云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企业名单。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通讯员 粤检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