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
在京召开
海淀区再次荣膺
“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至此
海淀区实现了
全国双拥模范城
“十连冠”的佳绩
海淀区是
首都“四个中心”功能集中承载区
也是全国驻军数量最多、
兵种最全、级别最高的城区之一
2020年海淀区第九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全区军政军民以“九连冠”为起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牢牢把握双拥发展正确方向,倾情聚力做好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项工作,使广大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助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了应有贡献。
海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始终把服务国防和强军兴军作为重要使命。2020至2023年期间,海淀区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双拥工作连续十届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海淀区不断加强组织领导
持续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
海淀区持续建强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实施、部门协调落实、全社会参与”双拥工作格局。同时,海淀区不断健全决策议事机制,坚持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双拥工作会、双拥专题会制度,畅通了军地互联互通渠道。此外,拥政爱民牵头部队与海淀区双拥办合署办公,深化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已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和“吹哨报到”制度,协调军地事项200余件,解决了军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各类难题。特别是,海淀区代表北京市参选的拥军工作法《以首善标准开创拥军工作新局面》获评全国市县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机构十大示范工作法。
海淀区持续聚焦“三后”难题
在拥军优属优待方面成果显著
近年来,海淀区高质量完成各类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任务。一方面,采取“理论考核+功绩赋分”的方式,安置转业军官,接收安排退役士兵。另一方面,坚决落实军休干部生活和政治“两个待遇”,提升军休干部服务水平。不仅为驻区部队官兵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其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还多措并举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难题,并落实军人子女就近入读中小学校的优待政策。积极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发放军人病故一次性抚恤金,向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为深化国防教育、密切军民联系,特别邀请边防连官兵代表及家属赴京,与北京八一学校师生共同开展“同升一面旗”活动,有力推进“情系边海防”主题活动走深走实。
海淀区持续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在双拥共建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一方面,投入专项资金,精准帮扶某边防连队建成有氧活动中心与恒氧房,彻底改善官兵长期缺氧的生存环境;在高原成功打出“海淀双拥井”,终结该连队“靠天吃水”(依赖雨水、雪水)的历史。另一方面,为驻区部队修建道路,大力支持驻区部队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
海淀区将始终把双拥工作
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共同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凝聚强大力量
记者:王艳洁
编辑:关镓萍
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