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我市通过搭建覆盖全域的“天空地”一体化林火检测感知系统,以更为智能化的手段实现森林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推动森林防火从传统“人防”向“技防+智防”转型升级,构建起一道全天候、立体化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我市林火防控部门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智能瞭望塔、视频监控及地面护林员巡护等手段,全面构建了“天空地”三位一体的监测体系,来智慧防控森林火情,并形成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的行动机制。



目前,我市已建成高点视频监控点266个,重点林区覆盖率85%以上,主城面山百分百覆盖,并接入市级预警智慧平台,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监测科科长 方向阳:“现在这个系统建设的目的是,把整个防火资源进行整合,最直观的就是通过视频墙的功能,镜头设置在林区的高点,有铁塔、瞭望塔,能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巡护,它是通过可见光、红外线双光谱的巡护,实际上着火了,最敏感的就是红外线,红外线感受到热量就会预警。”



该系统通过热成像、烟雾识别等技术,可自动捕捉火情并推送火情预警,极大提升了森林火情发现的精准度与处置效率。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监测科科长 方向阳:“这里是有一个报警的功能,相当于是实时预警,虽然屏幕上在转(巡护)的,但不仅仅是这几个在转(巡护),它是循环播放,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这9个画面,但我们没有看到的就会在这边,有一个自动报警功能。我这里发现了,虽然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但是它跟地图是融合的,就可以通过地图来发现地方(起火点),相当于定位,提高了我们的处置效率,科学安全高效的扑救。”



在智慧监测平台的赋能之下,我市林火防控部门还通过制度创新与责任落实,强化“天空地”系统的实战效能,不仅推行责任细化到“山头地块”,还在林区设置防火检查点,护林员常态化巡护,做到前端处置与后台指挥同时进行,确保火情“打早打小”。



并且,系统自运行以来,通过“预警+查处”双轮驱动的方式,让森林防火完成了从“救火”到“防火”的跨越。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监测科科长 方向阳:“第一是实现了早发现,像以前我们传统的做法就是拨打12119,说白了就是等电话,我们也看不见、听不见、也喊不应,那现在我们至少能够看见,同时,通过无线对讲,也能够喊通一线人员,我们变被动等电话为主动去发现火情,就能实现早处置。”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监测科科长 方向阳:“我们从以前的核实到现在的核实是连带着队员一起去处置,这个过程一起就合并了,相当于以前要核实是不是火情,然后才去处置。现在我们一看,视频监控一看就是火,那就人员核实和处置同时进行。”



“天空地”三位一体监测系统的投用,标志着我市森林防火进入智慧化新阶段,并将持续推进“智慧林草”平台建设,为全国森林防火提供“昆明样本”。



同时,也呼吁咱们的市民朋友,在野外如遇火情,可及时拨打12119或关注“昆明林草”公众号,在“林火随手拍”进行火情报警,成为守护林草资源的第一责任人。



而说到与火打交道,大伙最先想到的或许就是消防员。事实上,除了冲锋一线的消防员,还有很多与火“交锋”的“幕后”工作者,我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林火监测科的方向阳,便是其中一员。



近十年的职业生涯,不仅是方向阳的个人成长史,也是昆明森林防火从“人防”到“智防”的缩影。从基层技术员到智慧监测专家,他亲历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指挥监测林火平台的引入与迭代,用技术革新为春城筑起“数字防火墙”,更是像方向阳一样的技术工作人员“用科技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坚守。



2015年前后,我市森林防火仍以传统人防为主,护林员翻山越岭巡查、设立卡点拦截火源是主要手段。当时的方向阳作为基层技术人员,除了在办公室里参与一些技术类的防火工作,也需要深入林区开展巡查及火情排查工作。



对于那个时候的他来说,风吹日晒是常态,徒步二三十公里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需要驱车前往较远的地方去巡山。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监测科科长 方向阳:“日常工作当中,那也是我们天天要去巡山,早出晚归吧,有些地方相当于跑几个点,甚至一个点重复跑,不同的时间段来跑。并不说一个地方,就一个时间段危险,我的责任范围当时是我们之中最远的,应该靠近楚雄州这边了,当时昆楚高速还没有通车,那实际上这个路就相当遥远了,就是看哪里有什么突发情况,立马就要处置。其三,还有值班,尤其是我们的防火期,我们云南的防火期是12月1日开始就进入防火期,那么我们春节、清明和五一,实际上是没有假的,我们是24小时有人值班的。”



虽说方向阳身为技术人员,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便是他的“主战场”,但在他心里,想要将林草防火的技术手段落到实处,就得全面了解护林员的工作机制,以便技术与实践形成闭环,而巡山便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监测科科长 方向阳:“必须要体验,这个护林员是怎么一个状况,才能够做一些相应的计划和谋划。我们的深切感受就是,技术它是服务于我们的行业,服务于我们的业务的,你不从最基层、最一线的需求入手的话,那我们做出来的系统就是没人用的。现在我们做的,更多的就是理论和实践双向验证。打个比方,我们去到林区我去巡山过了,巡山过了我就发现哪些我觉得通过现在我所知道的一些技术手段能够得到提升,那么我们就会回来做一些相当初步的尝试,尝试过后这条路子行得通。”



随着我市加速推进森林防火现代化,方向阳的工作也迎来转型。2017年,我市启动林火卫星监测系统建设,方向阳主要参与技术攻关,卫星遥感数据解析、热源点识别等技术,成了他需要攻克的主要领域。



2023年,我市建成覆盖重点林区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引入无人机巡护和智能分析平台,方向阳也从传统防火的“瞭望者”,成为了林火智慧平台的“数字天眼”。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监测科科长 方向阳:“现在我觉得就是说现有的方式方法,对于满足我们现有的需求,我觉得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要求来说的话,我们觉得还有差距,现在我们的重点林区,覆盖率还是比较高了,现在还是会有一定的盲区,并且是在山沟沟里面,那个实际上付出的代价还是比较大的。”



林草防火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尤其是在森林防火的关键周期,时刻都要绷着一根弦,不能有半点马虎,24小时的值班成了防火期的常态。身为林火监测科科长的方向阳,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以至于工作和家庭难以两全。不过,即便对家庭的陪伴不多,但家人十分理解与支持他,尤其是在女儿那里,爸爸就是她心中的“救火英雄”。



昆明市林火防控和林草信息中心 林火监测科科长 方向阳:“火情如命令,防火这个工作,如果说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我觉得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也是家人也比较理解,现在我的女儿都知道,哪里着火了,我爸爸要去灭火了,从小孩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她还是有一定的荣誉感在里面,当然我们自己哪怕成功处置一起火,或者是成功应对了一起这个险情,那么我们也是,有一个荣誉感在里面的,没有正向反馈,也是坚持不下去的。”



正是这些点滴的幸福瞬间,凝结成了方向阳在林火工作中不断前进的动力。再一个,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在工作领域得以发挥,即使工作辛苦一点,也是幸福感拉满。



而谈及未来,他认为林草工作虽责任重大,也充满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正是在技术上跃升的“解码器”。

从跋山涉水的“护林人”到运筹帷幄的“数字指挥官”,方向阳的十年蜕变,也是整个森林防火现代化进程的缩影。在他和团队的推动下,我市森林防火已实现从“人海战术”到“科技赋能”的跨越,而这场以技术守护青山的征程,仍在向更智能的未来延伸。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编辑:马啸楠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