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近年来,贵阳贵安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推行积分管理、“村寨管家”培育等,探索出一条“小切口”撬动“大文明”的乡风治理新路径。

日前,在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记者看到,该村邻里互助社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向村民介绍“邻里互助簿”的新举措,宣传移风易俗的相关内容。


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村委会副主任 王洪模:“邻里互助簿”是龙广村创新移风易俗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家共同签署邻里互助协议,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时,不再收取礼金,而是由邻里乡亲出物资、出劳动力进行互帮互助。


2024年以来,龙广村通过建立邻里互助社、推广“邻里互助簿”等方式,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不仅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还有效促进了邻里和谐。


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村民 李光福:以前办红白喜事,大家都要送礼金,不仅负担重,还容易形成攀比之风。现在有邻里互助社,包括红白喜事、卫生整治等,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现在没有滥办酒席的情况,大家都很团结,村里也比较干净,我们做民宿生意也比较红火。


近年来,贵阳贵安积极推动治理资源向村寨下沉,持续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在花溪区燕楼镇谷蒙村,由镇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党员、寨老、环卫保洁等多元力量组建的 “村寨管家”队伍,成为了提升花溪区文明乡风的新举措。他们既是政策宣讲员,又是文明监督员,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改善基础设施等,不仅为村里的红白事“减了负”,还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花溪区燕楼镇谷蒙村村民 黄小琼:以前办红白喜事大家都喜欢攀比,花费也比较多,现在有了宣传和引导,大家都理性对待,不再盲目跟风,既节约了开支,也减轻了负担。


此外,花溪区还打造了山王庙村 “红色物业”等多个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品牌,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乡风蔚然 成风。


花溪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张海军:我们将依托花溪区特色,持续打造文明实践品牌,我们准备打造“文明课堂”“八个有礼”的文明实践品牌,其中就有“乡风有礼”,提高人民群众对文明新风的知晓率,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助力乡村振兴。


过去一年,贵阳贵安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制定婚事1天办结、丧事3天办结、单方办理不超过15桌、礼金不超过50元的倡导标准,组织996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目前,贵阳贵安农村丧事三天办结率在99%以上,婚事100%一天办结,基本实现“其他不办”,群众礼金年支出减少2000元至3万元不等,文明新约逐渐在乡间落地生根。


近年来,贵阳贵安在乡村积分治理体系中,通过“小积分”的精妙运用,乡村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以来,贵安新区马场镇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小切口、微实事,试点推行文明积分制。马场镇在平寨村、滥坝村、七星湖社区等5个试点推行文明积分制管理工作,5个试点除了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4个积分超市外,还与村内每个小组的9家百货商店及辖区内1家大型超市合作,作为积分超市兑换点,以群众管理新途径,调动了村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贵安新区马场镇七星湖社区党支部宣传委员 徐秀丽:从我们实行文明积分制以来,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带动居民参加社区的基层治理,大家参与进来,社区变得越来越好。



从开阳县龙广村的“邻里互助簿”到花溪区谷蒙村的“村寨管家”再到贵安新区马场镇的积分超市,贵阳贵安正以党建“绣花针”穿起文明乡风与基层治理互融共进的“千丝线”。


目前,群众对贵阳贵安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均保持在98%。接下来,贵阳贵安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夯基固本,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农村“五治”工作,创新“党建+基层治理”协同机制,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用党建引领文明乡风,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记者/李彦君 朱小明 黄雷 刘权锐

编辑/刘婷 责编/刘娅 审核/周云波 终审/ 谢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