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第十二届上海市家庭教育大讲坛暨“标准化家长学校建设”(上海)启动仪式在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举行,33所上海首批“标准化家长学校建设”试点学校正式出炉。

据悉,首批“标准化家长学校”试点单位包括上海世外教育集团、上海世外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上海青浦区世外幼儿园、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上海嘉定区世外学校、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上海金山区世外学校、上海世外教育附属虹口区欧阳学校、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徐和路幼儿园、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上海市复兴实验中学等,涵盖幼儿园至高中各学段及社会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首席专家杨雄被聘为“标准化家长学校建设”全国专家组长。“标准化家长学校建设(上海)”启动,标志着上海在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迈出标准化、体系化的重要一步。

“家校社共育既是路径也是目标。标准化家长学校的建设,是推动家庭教育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里程碑,更是打造良好教育生态,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介绍,面向未来,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将持续成为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实践者、承诺者和引领者,将在三个领域深化实践:一是持续放大AI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实现科技赋能;二是打通集团内外的家校社多维资源,实现美好教育生态共建;三是让优质的教育服务辐射全国更多的校区、园区,实现教育普惠。


当天,由上海世外教育集团、上海世外幼教历经三年打造的上海世外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简称“上海世外亲子中心”)正式揭牌。据悉,中心将通过从功能到家庭生态的空间重构、从被服务到家庭共生的关系重构、从照护到呵护心性的教育重构,打造儿童的第二个“家”。

AI时代,该如何做教师、如何当家长、又该如何对待孩子?在主旨演讲环节,几位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思维的重构。教师应聚焦“思想素养”而非单纯知识传授,“想象力才是人类最后的护城河。想象力是人与AI的唯一竞争优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首席专家杨雄提出“先AI化,再去AI味”的学习策略,在他看来,不会用AI的学生可能成为“思维水泥”,善用AI者将开启认知升维。智能时代的生存法则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正确价值观并对抗算法偏见,既有专业深度,又有跨界整合的AI协同能力的人才是未来所需。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妇联、上海社科院等主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