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二月初七日,北京紫禁城内热闹非凡,皇太子朱祐樘、皇太子妃张氏本日完成了婚礼大典。远在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奠培收到消息之后,立刻派人进京献表庆贺。

按着朱奠培的本意,自然是想拍皇帝和太子的马屁。但是宪宗却很不高兴,直接开脸怼了他一句:“婚礼不贺,人之序也”,意思就是你连周礼都不懂吗?而且对于朱奠培将皇太子婚礼称为“大婚”,宪宗更是发了雷霆之怒。大婚这两个字谁能用,心里没点数吗?我还没死呢,就想抱大腿了?

上曰:“婚礼不贺,人之序也。今庶民之家尚不行此,况朝廷乎?王不据理遵例,乃遣人奉表来贺。虽云致敬,然所谓事之不以礼也。况表中又不审轻重,谬称大婚,可乎?宜降敕谕王,俾知此意。其长史等官辅导无状,仍令巡按御史逮治之。”—《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三》


张氏与朱祐樘剧照

那么宪宗为何如此不给宁王脸面呢?毕竟按照辈分,皇帝还要尊称朱奠培一声叔祖。依笔者来看,除了对宁王一脉的提防以外,只怕是朱奠培本人在成化年间的所作所为,实在让宪宗难以对他生出好感来。

宁王朱奠培

朱奠培,宁惠王朱磐烒嫡长子,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封宁世孙,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袭爵。

朱磐烒不幸去世之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宁献王朱权悲痛无比,将一腔爱意都倾注到了嫡孙朱奠培的头上,以至于这位宁世孙从小就飞扬跋扈,连和自己的弟弟们都搞不好关系。


宁献王朱权剧照

袭爵以后,朱奠培先是和江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崔恭大打擂台,接着又和弟弟弋阳王朱奠壏反目成仇。那么这位宁王殿下和几个弟弟之间,都有哪些仇哪些怨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 和弋阳王的矛盾

当年宁献王临终之时,为弋阳王定下了王妃的人选:张氏。然而朱奠培袭爵后,却为弟弟另选赣州卫千户刘瑛之女为弋阳王妃,而把张氏留在了府中。

此后朱奠壏贿赂王府教授游坚,又将张氏纳入弋阳王府。本来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此后朱奠壏和游坚因小事闹翻,以至于朱奠培假公济私赐死了张氏,兄弟二人至此彻底翻脸。

坚谗于宁王,言弋阳王绝爱张氏,欺侮正妃,有坏家法。宁王召弋阳王至府,潜使人勒杀张氏。—《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二·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九十》


明代亲王府大门

到了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的时候,弋阳王被人告发“败伦”,最终与其母一起被勒令自尽。此事的幕后黑手,极有可能就是宁王朱奠培。

书接上篇,朱奠壏之子朱觐鍒重新袭爵弋阳王后,朱奠培对这位侄子百般看不上眼,一心想着找茬。成化十年(公元1461年)的时候,朱奠培借着几个侄女选仪宾的机会,火力全开,进行了一把无差别攻击。

严杰,宁惠王长女乐平郡主仪宾,也是朱奠培的妹夫。严靖,严杰兄长严伟之子,已选为石城王之女龙泉县主仪宾。严龙,严杰弟弟严侃之子,已与弋阳王之妹定婚。对此朱奠培认为叔侄三人俱为仪宾,与礼法不符。最终朝廷认为严侃有案底,否决了严龙与弋阳王之妹的婚事。

已行所司会勘,靖与杰伦序无碍。龙父侃犯罪未结,难与为婚。请移文二王府教授,各启王知。以后遇选仪宾,务公同长史司及承奉等官会选详察可否,然后启王具奏。—《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一》


宪宗朱见深剧照

  • 与石城王的矛盾

严龙一事,本是宁王和弋阳王之间的矛盾,但莫名躺枪的石城王朱奠堵却咽不下这口气。你这大哥从来就没有一个大哥的样,当年害死五弟还不够,连他儿子女儿都不放过吗?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

朱奠堵随即上奏朝廷,弹劾兄长无故焚毁两位庶祖母的尸身,故意不修建宁藩宗庙,甚至将祖父献王和父亲惠王置于同一几案进行供奉,实属不孝。此外石城王又称宁王和妹夫孔永明一起参详《推背图》,实属不忠。

经过巡按御史杨守随的查勘,认为宁王不孝有之,不忠无据。我们在上篇之中说过,孔永明为此吓得直接跑到京师去为自己辩护,朝廷也很难就此对宁王重拳出击,所以最终向朱奠培、朱奠堵兄弟各自降敕斥责了事。

今各官审实来闻,谓宁王不合焚毁祖考有出宫人二尸,及不修祖庙,公姑子妇同案奉安于斋宫旁室,祭献微薄并逼死郡主使女四人。上亏孝道,下伤人命,咎实非细。石城王恐前日事情不足以倾害宁王,乃重构虚词。诬其与仪宾孔永明同阅《推背图》,有僣妄之语。其设心不义,戕害同气,咎亦非小。—《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四》


宪宗朱见深画像

到了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朱奠培、朱奠堵再次互相攻讦,再次将兄弟不和闹到了皇帝面前。巡按江西监察御史陈鼎认为二王所奏多为诬告,长史江深尸位素餐,应该“鞫治如律”。对此宪宗认为二王“争利构怨,有幸伦理”,将他们第二年的禄米革去三分之一以示惩戒。

  • 与乐安王的矛盾

我们在上篇之中说过,宁惠王一共五子,除次子瑞昌王外,其余三子石城王、乐安王、弋阳王都和老大宁王不对付。

而在怼完弋阳、石城二王之后,宁王与乐安王的矛盾也随之爆发。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的时候,乐安王上奏朝廷,弹劾兄长“惨酷、贪淫、不轨”。宪宗觉得心好累,对朱奠培这位叔祖的品行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于是派出驸马都尉石璟、太监罗祥、刑部侍郎杜铭、锦衣卫指挥赵璟赶赴南昌,让他们务必要给朝廷一个说法。


明代亲王府一角

经过彻查,专案组认为除了“不轨”之事,其他罪名全都成立。宪宗随即做出决定,将宁王的岁禄革去一半。但是为了警告其他宗室不要随意告发亲王,皇帝将乐安王的岁禄也革去了三分之一。

上曰:“宁王所为不法,屡降敕切责。乃不思改过,而所为益甚。揆之祖训,本当削爵降为庶人。但念宗支,姑从宽典,革去禄米一半。乐安王所奏重情不实,有平伦理,革禄米三之一。仍下敕切责,及书报各王知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二》
  • 仪宾王允寿案

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正月,大名鼎鼎的“西缉事厂”,也就是西厂挂牌成立。西厂成立之后的第一桩大案,就是办了文官集团鼻祖,三杨”之一杨荣的曾孙杨晔。

文官们大为震惊,原本还在互相倾轧的内阁大学士商辂、万安、刘珝、刘吉迅速结成统一战线,上奏要求革去西厂。兵部尚书项忠则召集部院大臣,在五月十一日联合上奏进行逼宫,最终宪宗不得不下旨解散西厂。


西厂太监汪直剧照

皇帝随即展开报复,东厂经过调查后爆料,称太监黄赐之弟黄宾私下交通项忠,得以调任江西都司指挥。六月初九日,项忠、黄宾被革职为民,黄赐降为长随。而黄赐那条线上的江西都指挥使刘江、宁府仪宾王允寿则逮至京鞫问。

江初在京卫带俸,其选江西也,乃夤缘内官黄赐嘱兵部得之。至江西与允寿结为亲戚,得其馈遗金带诸物,又乞贷银百两。—《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

最终刘江发边卫充军,王允寿则赎罪革冠带。说起来王仪宾有什么大罪呢?似乎也不见得。但是身为宁王妹夫,居然敢交通地方实权武官,那就是原罪。


项忠画像

朱奠培对此心知肚明,此后一直在想方设法为妹夫脱罪。经过几年的努力,宪宗终于在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恢复了彻底恢复了王允寿的仪宾身份和岁禄。

  • 宁王诸子

朱奠培共四子,均为庶出。其中长子朱觐钧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赐名,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九月封上高王,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四月册封南城兵马副指挥余洪之女为上高王妃。

次子早夭,第三子朱觐锥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赐名,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九月封钟陵王,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九月册封兵马副指挥孙智之女为钟陵王妃。

第四子朱觐鋉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赐名,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四月封建安王,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八月册封南城兵马副指挥萧晟次女为建安王妃。


朱宸濠剧照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六月,宪宗按惯例给宗室赐名,其中上高王朱觐钧庶长子就此有了一个名字:朱宸濠。当然谁也没有想到,三十四年之后,这个名字将会搅动整个大明朝局。

结语:回到本文开头,这样一个让人不省心的宁王,自然难以让宪宗对他留下好印象。朱奠培显然深知这一点,这才打算借皇太子婚礼来改善自己和朝廷的关系,只可惜弄巧成拙。

那么整个宁王家族在宪宗驾崩,太子即位以后的弘治朝,又有哪些故事呢?我们放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