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市云阳县云安镇毛坝村,总能看到驻村选调生蒋毅忙碌的身影。从最初入户走访时的局促不安,到如今被村民亲切称呼为“小毅书记”,他的蜕变正是该县选调生培养工程的缩影。近年来,云阳县通过构建“教育、实践、激励”闭环体系,为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示范县建设夯实人才支撑。
精准滴灌
让青年干部“知农事懂农情”
“去年驻村后撰写的第一篇关于特色产业的分析报告被帮带领导退回修改了四稿,今年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县委领导的批示,特别自豪。”在近日举办的选调生成长论坛上,青年干部董美馨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
针对选调生“学历高但阅历浅”的特点,云阳县将选调生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全覆盖开展选调生到村任职岗前培训,量身设计基层治理、产业振兴等12类课程。针对选调生群体开办“写作训练营”,根据工作实际定任务撰写信息参阅和评论文章,并组织定期交流,提升写作技能。仅去年以来,就有90余篇文章获中央、市级媒体刊载,7篇调研报告获县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我们采取‘组织命题+自主选题’方式,既要有‘必答题’,也要做‘特色卷’。”县委组织部干部科负责人介绍,对选调生调研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既提升了干部能力,也能利用他们思维灵活的特点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2023年以来全县新任职选调生确定的国情调研课题,累计有9项可操作性举措被县级有关部门吸纳借鉴。
一线淬火
把成长根系扎进田间地头
“三位指导老师轮流‘把脉’,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谈及“3+1”帮带制度,正在参与双龙镇柑橘深加工项目的选调生吴钇冲感触颇深。
云阳县建立以乡镇领导为思想导师、业务骨干为实践导师、村党组织书记为群众工作导师的立体培养网络,细化宣传落实政策、参与村务管理、加强基层组织等具体职责,制定个性化成长清单并每月评估进度。通过“老带新”结对,年轻干部普遍在半年内掌握入户走访、网格治理等基本功。
在“墩苗”的同时,云阳县严格执行“两年到村任职+多岗轮训”制度,新录用选调生100%到村任职,聚焦重点岗位、重点任务,设置为期三个月的“淬火”岗位,分批安排选调生参与土地征迁、信访调解等攻坚任务,不断提升改革攻坚本领。
长效激励
释放干事创业蓬勃活力
为了更加精准评估选调生的“墩苗”成效,云阳县完善“三亮三评”管理考核运行机制,通过亮工作、亮成绩、亮民心,群众评、领导评、组织评的方式,对选调生德能勤绩廉表现情况建立动态评价体系,考核成绩计入选调生基层锻炼成长档案,纳入组织选用视野。
制度激励释放人才活力,配套出台的9项关爱政策彰显爱才温度。云阳县通过设立人才公寓、开通“人才房票”、建立家属就业绿色通道等暖心举措,累计为47名在云选调生提供了免费住房,吸引6名选调生家属来云择业就业,解除年轻干部后顾之忧。在良好的人才生态土壤孕育下,云阳引才品牌持续唱响,近三年来,云阳县累计招录选调生85名,招录人数和比例均位居全市前列。
“人才有活力,发展有动力。”县委组织部分管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为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建设储备更多生力军。
通讯员 黄勇 魏雨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