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什么是高干子弟?高干子弟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市长的子女算不算?
高干就是高级干部的简称,而高干子弟也就是指高级干部的子女,但并不是所有干部都能被称为高级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干部体系曾被划分为25个行政级别。
其中行政13级及以上的干部就被定义为高级干部,对应到目前的行政级别就是包括地方副省级、中央副部级以及军队少将级以上职务的官员。
他们的子女也就相应的被称为高干子弟,而级别相对更低一些的司局级,也就是地方的地市级及其以下级别的干部,他们的子女则只能被称为干部子女。虽然只有一个高字之差,却明显反映了两者在社会认知中的区分。
至于市长的子女够不够格被称为高干子弟,则要看市长本身的级别。因为在我国城市分为与省同级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以及普通省会城市和普通地级市,另外还有县级市。
因而只有达到副省级及其以上级别的城市,其市长才能对应达到省部级副职,从而其子女会被称为高干子弟。除此以外一般的地级市乃至县级市,市长的子女就完全不够格。
但是像普通的省会城市以及一些省份经济实力极强的地级市,其市委书记作为一把手则会高配副省级的省委常委来兼任,那么这些人的子女倒是符合高干子弟的标准。例如苏州市市委书记的子女可以算,但是苏州市市长的子女就一般不算。
实际上高干子弟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身份级别,而更多的是在社会认知和文学作品中,对高级干部子女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称谓。高干子弟的特殊性也并不在于其本身,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其与父辈权力级别上的联系。
由于高级干部家庭通常掌握着更多的政治资源,因而公众也会认为其子女享有特殊的待遇,比如优先的就业和教育资源等。
但是官方强调对高干子弟的严格管理,比如禁止在其父辈管辖的领域经商,更不可能会因此享受什么特权待遇。
同时国家也要求领导干部每年都要报备家属的从业情况,一旦违规将影响其晋升。而且高干子弟进入公职类岗位需要符合学历和能力的要求,并且走正规的流程。从事非公职类职业也要凭其个人能力才能长期立足。
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干子弟本身受家庭背景和父辈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影响,本身在视野和见识上就肯定高于普通人,也更能有机会享受海外名校留学等优质资源。
同时社交圈层接触的也大多都是精英群体,从而形成高层次的人际关系网。许多人也都是进入公务员单位和国企,或者金融机构以及商界工作。
当然这部分高干子弟往往是凭借严格的家教和资源投入成为行业精英,但也不排除部分高干子弟会借助父辈的职务,通过权力寻租的方式获取利益。
比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刻画的纨绔子弟赵瑞龙就是通过父亲的权力影响,获得地方官员对其违规项目的审批。
不过随着十八大后,国家反腐力度的增加,以及对高干家庭监管加强,高干子弟的所谓特权空间也在被不断压缩。
看了高干子弟的特殊性,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干子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B%98%E5%B9%B2%E5%AD%90%E5%BC%9F/1913481
央广网,女富豪刘迎霞被撤政协委员资格 丈夫系高干子弟 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402/t20140221_514900780.shtml
中国新闻网,贺龙女儿谈“红色”:对高干子弟应更严格要求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12/03-07/37235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