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春意渐浓的皖南大地上,数万亩再生稻迎来插秧黄金期,在宣城郎溪梅渚镇阳力农场的育秧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将绿油油的秧苗装车,这些“绿色方阵”即将奔赴新发、社渚、凌笪等乡镇的田间地头。


再生稻机插。

“今年秧苗培育得特别好,密度高,肯定是个丰收年!”农场工作人员陈德宏边干活边介绍。不远处的农田里,8台插秧机正开足马力作业,嫩绿的秧苗在宽窄行间整齐排列,转眼间就给水田披上了崭新“绿装”。

近年来,郎溪县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发挥规模经营优势,让粮食生产跑出“加速度”,机械化插秧不仅能提高效率,更能精准控制秧苗间距,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大中型拖拉机2000余台、插秧机200余台、植保无人机300余台,发放农机补贴241万元。


再生稻机插。

看着田间忙碌的农机和渐次铺展的新绿,一幅“科技赋能农业,沃野孕育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在郎溪大地徐徐展开,下一步,郎溪县还将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让现代农业发展更有“科技范儿”。(陈颖 余克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