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2岁知青刘行军要返城,17岁二丫泪流满面:“我好怕!”刘行军一把搂过二丫:“等我上完学就回来娶你!”没曾想,这一走就是18年,二丫为此曾想过轻生……
“让我死吧,我死了就解脱了。”
刘行军大学四年期间,时不时给二丫写信,每一次都会在信的末尾附上一句:二丫,等我回来娶你!
这句话,二丫看到了很多遍,也早已经将自己当成了刘行军那未过门的妻子,可直到最后一封信,彻底打破了二丫对美好爱情的幻想。
那封信与以往的信都不同,刘行军语气沉重,上来就是一句道歉:很抱歉,我不能履约娶你了……
越是往下看,二丫越是绝望,自己终于等到了刘行军大学毕业,爱情马上就要开花结果,可为何会是这样?
一时无法接受现实的二丫喝农药轻生,抢救了7天7夜,原本高挑丰腴的丫头竟一度瘦到了70斤,被救醒来第一句话便是:“别救我,让我去死!”
那个时候,二丫心中只有死去的“爱情”,直到有人问她:“你若是走了,你父母怎么办,他们老了,谁给他们养老送终?”
或许是这句话打动了二丫,从那之后二丫开始振作起来,体重得到了些许恢复,但每当父母唉声叹气,希望二丫找个值得托付的人结婚时,二丫总会斩钉截铁拒绝。
二丫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个放不下的人……
1969年,二丫所在的小乡村要来一批知青,二丫得知后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她听说知青们都很有文化,二丫希望从知青口中得知一些与农村那截然不同的热闹、繁华。
那批知青中有一位16岁的少年,名叫刘行军,与别的知青叽叽喳喳、喋喋不休不同,他性格沉稳,且长的眉清目秀、文质彬彬。
二丫刚见到刘行军,就对他很有好感,后来他们经常一起劳作,二人也渐渐相识,话逐渐多了起来,刘行军知道二丫好奇都市的繁华,二丫得知刘行军有一个大学梦。
她们彼此交心,在田间地头、小河溪流边幻想着美好的未来,二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最终被众人得知,众人心地善良,淳朴乐观,时不时便打趣二人:什么时候结婚?让我们吃颗喜糖。
1975年,刘行军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即将踏上回城路,有情人即将分别,二丫格外不舍,攥着刘行军的衣袖不肯撒手:“我怕,我好怕,你还会回来吗?”
刘行军明白二丫的担忧与恐惧,目光坚定地看向二丫,许下相守一生地誓言:“别怕,等我上完学就回来娶你!”
二丫与刘行军在村头依依不舍告别,刘行军走后的每一天,二丫都会前往村头盼望,似乎这样,就能离刘行军更近一些。
另一边的刘行军也没有忘记许下的诺言,回程之后立刻将自己与二丫“私定终身”的事情告知了父母,可没想到父母却勃然大怒,强烈反对二人在一起。
刘行军不明白向来温柔、开明的父母为何会这样,但他迎娶二丫的心意十分坚定,表示如果不能和二丫在一起,他就不上学,无奈之下,父亲只好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你先去上学,完成学业一切都好说!”
刘行军以为父亲选择了妥协,高高兴兴去上学,在学校,他给二丫写了很多信,表达对二丫的思念,而这些信也成为了二丫的心灵慰藉。
只是临近毕业,父亲却突然找到刘行军,与他畅聊了一整夜,关乎到二丫的户口、工作、未来。
“你若是迎娶二丫,将来在城里你们如何立足呢?她的户口不在上海,来了也找不到工作,你能不能养她?你有考虑过这些现实的问题吗?”
父亲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让刘行军改变了以往坚定的想法,爱情在这些问题面前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最终他选择了妥协,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女子,并向二丫写了“分手信”。
只是这桩看起来美满的婚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妻子过于强势,让刘行军倍感压抑,二人婚姻根本没有维持几年。
在刘行军回城的第18个年头,他始终忘不掉二丫,多番打听后得知二丫还没有结婚,一直在等他,刘行军很是感动,决定勇敢一次,最终二人喜结连理,可好景不长,刘行军竟患上了癌症。
小家迎来晴天霹雳,二丫不愿放弃,始终坚定不移地陪伴刘行军,鼓励刘行军接受治疗,好在癌症是早期,最终被治愈,二人也在经历重重磨难后,往后余生得以长相厮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