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知名媒体人赵刚



2025年4月22日,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绝不用一个海归,海归里面有间谍,还是在国内高校培养符合格力要求的人才。留学海归在格力的遭遇说明了什么呢?

01国内就业市场的鄙视链

2024年北京新闻广播针对就业市场总结的国内教育、国际教育的“鄙视链”曾名噪一时:

  • 985本科+TOP100留学硕士>普通本科+43所国内硕士>留学本科+留学硕士。

这个“不等式”意味着国内名校本科背景是最重要的,而海外硕士也只有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院校才有竞争力。

但董明珠的言论直接将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否定了,不管有没有“世界排名前100”的加持。

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格力集团明确关闭海归的招聘路径。

02董明珠言论的蠢与坏

从字面分析,董明珠不招聘留学海归的原因是怕有间谍,而且惧怕间谍已经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

格力是涉密机构吗?董明珠是高科技企业的老板吗?防间谍做什么呢?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曾掀起“打麻雀运动”,莫名其妙地将麻雀作为“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之一,到处捕杀。遭到动物学家一致反对后,1960年“四害”被重新定义,去掉了麻雀。

董明珠把防间谍与防留学生等同起来,仿佛认定麻雀为“四害”一样愚昧、愚蠢、可笑。

更严重的是,这种带有明显歧视性的论调,出自知名企业家之口,造成的社会危害是无法衡量的。

在全球新冠肺炎肆虐时期,很多曾为国内捐献、购买口罩和药品的中国留学生,在回国时被素质低下的国人说成“千里投毒”,这与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论”同出一辙,极大伤害了中国留学生的感情,使他们无端受辱!

不知道董明珠的蠢与坏是否代表格力的企业文化?如果是,这样的企业也不值得海归和国内毕业生投简历。没文化,好可怕。

03大众留学的就业环境

中国境外留学市场已经从公派留学阶段迅速发展到大众留学阶段。

通过层层选拔的公派留学,带有明显的精英留学色彩,是小众人群的特殊待遇;而大众留学是自费的,体现市场化行为,代表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

在大众留学阶段,留学归国人员与国内大学毕业生共同竞争就业岗位,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在招聘中,越来越聚焦于应聘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以身份认同作为招聘的依据,这反映了市场的理性选择。

留学海归与国内毕业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升学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不同。

任何以身份认同、贴标签的方式招聘员工的,反映了招聘单位及其领导者的格局、意识和思想水平。

无论国内,还是境外,就业环境映射的是社会文明程度。在这个越来越市场化的平台上,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留学海归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鄙视链、极端言论、企业文化缺失也是市场的一部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