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最大的新闻,罗马教皇方济各突然离世,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事竟把美国副总统万斯推向了风口浪尖。原来,4月20号那天,方济各在梵蒂冈接见了万斯,谁能想到,当天人还好好的,第二天就与世长辞了。天主教徒们可不淡定了,纷纷在网上质问万斯:4月20号那天,到底对方济各做了什么?这问题可把万斯问懵了,他全身是嘴也说不清,只能极力撇清干系的说:我见到他很高兴,尽管他显然病得很重。网友们哪肯就此罢休,这集体网暴的架势,万斯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百口莫辩了。那问题来了,方济各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的去世能让万斯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他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呢?
方济各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戈格里奥,1936年12月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名会计,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方济各排行老大,方济各这三个字是他的名号,中国佛教很多高僧也有名号,都有深刻的寓意,本质上都是一回事。
2013年,方济各正式当选天主教罗马教皇,成为13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他也是1300年来首位非欧洲出身的教皇,天主教等级森严,从牧师到神父,从主教到红衣主教,再到教皇,领袖是选出来的,而方济各当选,本身就是个奇迹,不仅打破了欧洲对圣座长达十二个世纪的垄断,还给天主教世界带来了新的气息。
方济各的影响力更是大到超乎想象,美国政客把方济各的接见视作身份的象征,可谓是无上的荣耀,包括谁都不放在眼里的特朗普,2017年5月24日,特朗普携家人在梵蒂冈和方济各会面,平时去哪儿都大摇大摆的他,在教皇面前毕恭毕敬,从当天他的穿着和各种细节都能看出,特朗普对这次会面相当重视,对方济各充满了敬畏,用谦卑来形容都不为过。
美国前总统拜登,很多人只知道他挑拨俄乌关系引发了俄乌战争,却不知道他其实是位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从小就跟家人出席每周末的弥撒,他还经常把念珠戴在手腕上,拜登还住在白宫的时候,椭圆形的办公桌上除了家人的合照,就是和方济各的合影,对他来说,方济各就是精神领袖。
什么叫做万人空巷?英国女皇外出的时候,民众全都跑来围观,导致道路交通堵塞,特朗普做就职演说的时候,白宫大草坪上乌泱泱的都是人,可这些和方济各出行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2015年方济各访问美国,所到之处挤满了前来一瞻圣容的教徒,有的人为了一睹教皇的风采,连夜在草坪上搭帐篷占好位置,有的人只是远远看了他一眼,就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方济各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除了天主教教皇的特殊身份之外,和他个人的性格、为人处事以及政治观点都有极大的关系。在社会事务方面,他积极推动改革,作风亲民,非常关心弱势群体,法国总统评价他,一辈子都和弱势群体站在一起。
2013年,他曾在一个宗教节日为三名少年囚犯洗脚,其中一名还是穆斯林信徒,这么做目的就是鼓励少年们踏出改变自己的一步。他关心全球贫富差距现象,多次批评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源的过度侵占和掠夺;他关心气候变化,热衷于环保,在梵蒂冈推动使用清洁能源;他反对战争,呼吁加沙和平,谴责军备竞赛和武器贸易,这些言行,让他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尊敬,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
虽然年事已高,方济各的思想却非常开放、包容,他致力于传播《圣经》,把它翻译成了180种语言,他积极推动天主教改革,推进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对话交流,试图打破传统的一些束缚,提高女性在教会中的地位,他还在推特上注册了账号,以新的形式和信徒进行交流,吸引了1900多万信徒的关注,其中不乏很多年轻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方济各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他对中国的看法却十分积极,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尊重,这在国际宗教领袖中显得非常难得。
在担任教皇的12年间,方济各多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和祝福,并试图推动改善中国和梵蒂冈的双边关系。早年他在接受香港英文媒体采访时就公开表示:中国一直是“伟大的参照”,“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也是一种伟大的文化,有着无穷的智慧” 。而对待中国的发展与开放,他认为“畏惧永远不是良策”。
2014年,方济各访问韩国,飞机途径中国领空时,他激动万分,为飞越“这片文化与智慧的伟大聚集地”而感到“非常激动” 。还说自己成为了首个通过中国领空的罗马教皇。
中国和梵蒂冈虽然没有正式建交,但在方济各的努力之下,两国在2018年首次签署了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被视为是双边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方济各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改革精神和国际视野,赢得了全球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至于万斯被网暴这件事,恐怕短期内都会成为这名美国政客的一大污点,尤其是对欧洲人来说,万斯上台后来了两趟,第一趟把欧洲各国的领导人数落了一遍,得罪了一大波人,第二趟前脚来,后脚方济各就去世了,你说这个美国副总统,该有多糟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