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57年,特达是印度河下游的最大城市,也是整个信德地区的政治核心。虽然远离印度洋海岸,还是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承担起连接东西方贸易的枢纽重任。因而总是能引来征服者垂涎,并且在一次意外中遭遇灭顶之灾。
最初的特达被亚历山大的远征军标记过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军沿印度河南下,在寻找海洋的半途中来到特达。当时,已初具规模的城市被叫做帕特拉,可见其成长于更早一些的蛮荒时代。随即,马其顿和希腊人抵达河口,建立最早的卡拉奇城作为基地。因而在稍后的几百年里,特达都受惠于外洋影响,享有超乎以往的商业繁荣。无论所在地属于印度人和希腊人,还是塞种人与帕提亚人,都没有能撼动其重要位置。
阿拉伯对信德征服帮助达特走向历史巅峰
公元711年,伍麦叶王朝的穆斯林军队挥师东征,在第一次特达之战后降服信德地区。稍早时候,阿拉伯人已经有多次海上袭击,重创到包括古代卡拉奇在内的纯沿岸港口。结果,位于更上游位置的特达反而因祸得福,直接升格成征服者的交通重镇。同时,全球气候逐步过度到温暖期,让周围的沙漠环境域焕发新生。在13世纪的重新变冷到来前,农业与畜牧业蓬勃发展,都为中心位置的城市增添大量财富。
中世纪的巅峰期为达特积累到大量财富
正因如此,特达城能在历次风云际会中独善其身。不仅在11世纪的伽色尼突厥征服后保持原样,还在14世纪的拉其普特入侵后继续担任首府位置。乃至以一隅之地,顽抗统治过半个次大陆的德里苏丹。先是熬死苏丹图格鲁克,接着又连续两次逼退其继任者菲鲁兹。那里的繁华曾给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留下深刻印象,也继续吸引着更多强权前来讨伐。
葡萄牙画师笔下的信德土著
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始在印度洋各地大杀四方。特达城再度因特殊位置而免于海上袭击,又被那些损失惨重的穆斯林商贩作为避难所,算是狠狠吃到一波危机红利。但统治者贾姆与自己的臣子们关系恶劣,必须从中亚招募蒙兀儿雇佣兵来保护自己,乃至将城市的1/4区域交给对方居住。
因为远离海岸达特躲过大航海时代早期的浩劫
不久,属于本地精英的好运戛然而止。由于海上贸易日趋繁荣,内陆商道逐步没落,整个中亚地区掀起新一轮战争洗牌。其中,统治阿富汗南部的阿鲁浑王朝格外不走运。既无法同北方的乌兹别克人对抗,又在本地竞争不过莫卧儿王朝的奠基者巴布尔。万般无奈之下,将目标地准信德地区,策动数万大军翻越拉基山南下。他们在1520年的第二次特达之战中获胜,并对选择继续抵抗的城市发动十多天劫掠。
16世纪前期 达特被来自阿富汗来突厥裔征服
即便如此,新来的蒙古突厥后裔仍然以特达为首府,让城市继续按历史惯性恢复繁华。原先的古吉拉特贵族则被保有相当权力,成为后来乱局的不稳定因素。他们积极与总督、驻军搞好关系,拉拢他们保护本地利益,坐等远在阿富汗的总部遭遇不测。结果,隔山分治的两大区域互相敌视,导致1555年的决定性内战爆发。其中,米尔扎一世代表信德本土派,而他的对手侯赛因则坚持北方世袭。
信德本土精英总是找机会寻求独立
可能是忌惮于部落民的强悍武力,米尔扎一世在内战前期不占任何优势,深怕自己的信德支持者不敌突厥后裔。恰逢葡萄牙总督巴雷托率军巡航次大陆北部,便先后派几位大使前去求援。后者答应派雇佣兵前来,只是需要时间进行筹备。在此期间,侯赛因的突厥化部队已经战败,不得不坐看整片区域从自己手中脱离。
米尔扎招来的葡萄牙佣兵 成为达特衰落的始作俑者
公元1557年,由佩德罗率领的700佣兵姗姗来迟,乘坐28艘大小船只抵达印度河口。但在去往特达的半途中,他们收到米尔扎一世送来的劝退信,表示招募承诺已随战争结束而取消。这番拒绝支付足额费用的态度,立即引起葡萄牙人不满,索性向对方的都城发起偷袭。他们坐船沿印度河北上,走水道直接深入城市的中心腹地。
达特城横跨印度河两岸为海上入侵创造便利条件
由于缺乏防备,信德人已提前解散大部分军队,任何贵族们带着属下返回领地。岂料佩德罗的佣兵突然发难,向分布在河道两岸的城区展开全面劫掠。无论穆斯林还是印度教徒的聚居区,都缺乏相应防备,只能在混乱中扮演待宰羔羊角色。葡萄牙人只用8天时间就挨个席卷所有社区,造成约8000人死亡,累积夺取价值超200万金币财产。
葡萄牙人用8天时间 掠夺超过200万财产
返程途中,信德士兵已经在下游的拉合尔班达设防,期望堵住劫掠者们的唯一出路。然而,这座古老城堡的武备过于落后,根本经不住桨帆船的舰艏火炮轰击。随着外墙轰然倒塌,再也无人阻挡胜利者携款下海。
已经成为废墟的拉合尔班达城堡
此后的几十年内,因为贸易线路调整,遭重创的特达城陷入短暂沉寂。直到1593年被莫卧儿帝国兼并,又引起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兴趣,喜提一段迎来相对缓慢的复苏进程。
卡拉奇兴起后达特便彻底衰落下去
然而,沿海的卡拉奇已悄然兴起,印度河水道则因淤积严重而发生改道。这种古老城市才完全衰败下去,亦如其所在的信德本身,成为一个比较鸡肋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