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发于2025年4月24日《江苏法治报》

4月24日,江苏法治报头版头条刊载文章《让“真创新”得到“真保护”——镇江法院守护创新创意“源头活水”》,让我们一起来看全文吧!

封缸黄酒要窖藏十年,金山翠芽只取雨前那一抹春尖……多年来,镇江法院紧扣城市发展特色,聚焦产业强市战略,将法治守护从醋曲茶芽延伸至守护创新、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让“真创新”得到“真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4年下旬,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文,通报表扬2023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其中镇江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榜上有名,系全省唯一一家受到表扬的中级法院。


每一份创新、每一份智慧灵感,都应该被守护。在镇江法院,严保护是态度,巧联动是智慧,特色司法是温度,他们秉持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理念,为护航新质生产力提供驱动力。

最严保护 为新质生产力“护火种”

2024年,镇江中院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审判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意见》,为扎实推动地理标志保护、项目建设和产业提升,全力做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该意见提出,积极推进知产案件适用小额诉讼、诉前调解、府院联动调解等多项举措,提升定分止争效率;对于科创行业、产品外观设计等生命周期较短的知识产权案件,尝试通过速裁、调解、小额诉讼以及加快审理节奏等方式实现快审快结,防止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进一步保障市场创新研发的活力,提升镇江创业留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感谢法院保护了我的合法权益,不然我真有理无处说!”接到眼镜店店主的致谢电话,法官心头的石子终于落了地。

自家精心拍摄的眼镜生产视频,被某公司“一键搬运”到TikTok,还挂上了商品链接,某眼镜店店主为此头疼不已。被告却理直气壮:“国内又看不到,凭啥算侵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分国界,即便“墙内”看不到,被告的行为仍然侵犯原告对案涉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这家公司不仅赔了钱,还被列入区域“黑名单”,贷款、投标处处受限。

侵权止于法治,创新兴于保护。镇江中院坚持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原则,联合镇江市市场监督局对故意侵权、重复侵权、以侵权为业者建立区域“黑名单”,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司法惩戒力度,根据侵权人主观恶意、侵权情节,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2022年以来,该院对19件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最高判赔额220万元,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

黄某引诱丹阳某家居用品厂实施侵权行为,镇江中院揭穿“钓鱼取证”陷阱,对黄某果断说“不”。这起入选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推进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典型案例,旗帜鲜明地传递了司法鼓励正当合法维权、否定“设陷阱、下圈套”等严重不诚信“钓鱼”维权方式的立场,引导权利人以正当、合法程序取证、维权,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尊重创新就是保护创造,镇江法院以司法之手因地制宜促推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镇江市人大代表钱进为镇江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点赞。

地标保护 为老字号“绣金边”

镇江人最骄傲的“城市IP”是什么?香醋、金山翠芽、丁庄葡萄……这些地标产品的背后,都藏着镇江法院知识产权保护的“绣花功夫”。

老字号承载着世代相传的产品和技艺,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保护老字号就是保护文化历史的传承。

丹阳街上,丹阳酒厂“旦阳牌”黄酒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家传承百年的老字号企业,以醇厚的封缸黄酒闻名,其酿造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酒厂生产的黄酒屡获“江苏老字号”“中国黄酒十大品牌”等荣誉,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2023年,被告某食品经营部因擅自销售侵害“旦阳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被丹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予以处罚,而被告的行为也严重侵犯了丹阳酒厂的权利,丹阳酒厂愤然诉至法院。

法院认定“旦阳牌”商标具有显著知名度,侵权方销售仿冒商品构成商标专用权侵害,最终判令赔偿8万元,为百年匠心正名。

当法治成为护卫传统文化的铠甲,老字号的酒香方能飘得更远,而这一纸判决书守护的不仅是老字号企业的商标权,更是几代人的汗水和百年技艺的传承。

地标保护一小步,产业振兴一大步。“我们从‘名优土特’四个方面着手,推动地理标志司法保护,通过源头保护、全程跟踪、点对点帮助等方式,守护镇江地产品牌产业价值。”镇江中院副院长刘宇玥表示。


镇江中院积极探索“金山翠芽”地理标志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衔接机制,在南山茶林研究所成立金山翠芽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基地;将地理标志司法保护融入“企业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镇江香醋”“丁庄葡萄”等地方特产协会等5家行业组织、21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帮助解决法律问题34个;以《关于办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工作意见》出台为依托,多次走访传统文化企业及民间艺人,积极探索镇江特色的“南乡田歌”“太平泥叫叫”“天鹅绒织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途径,助推镇江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

聚好合力 为知产矛盾“治未病”

在镇江,企业遇到知产纠纷,首先接触的不是法官,而是由高校教授、行业协会、退休法官组成的“智库天团”。

某科技公司专利被侵权,调解员老张只用了三天时间就促成和解。“我拿出类似判例,被告一看赔偿金额就怂了。”老张经验丰富地说。

随着宠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宠物用品的种类也日益丰富。近日,一起因“宠物刷”外观设计专利的纠纷在丹徒区知识产权局展开调解。

“调解员说得在理,我愿意和解。”在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宠物用品公司表示不再主张就“宠物刷”专利要求日用百货商店承担经济赔偿。

讼不可长,和为上策。镇江中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进知识产权纠纷驻院诉前调解,出台《关于规范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前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诉前调解的具体流程、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调解工作有序进行。

2022年以来,镇江法院审结的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35.9%,大量知识产权纠纷在诉前柔性化解。

编 辑:赵品轩

校 对:夏 蕾

审 核:孙彩萍

来 源:江苏法治报

长按扫一扫

关注镇江中院更多资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