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传来
作家苏金茂先生不幸病逝
朋友圈和网友们
纷纷深切悼念
惜 悼 文 友 苏 金 茂 千 古
郭志启 乙巳年谷雨越日
痛惊金茂师台古,
永邑文坛笔一枯。
贵友英才人共慕,
长留纸上再来孚。
莺啼序·痛悼苏金茂同学
月满西楼雪山人
云垂鹭江浪咽,正凄风带雨。
杜鹃泣、声断长天,忍送仙鹤归去。
望阆苑、烟霞漫卷,瑶阶玉砌通蓬户。
有青鸾迎引,翩然绛衣金缕。
笔走龙蛇,墨泼锦绣,更文光射斗。
立黉序、桃李盈门,满园琼蕊嘉树。
著鸿篇、钩沉史海,辑旧事、心倾毫素。
最关情,桑梓黎元,万家忧苦。
睦亲恤友,重义轻财,谦谦若兰圃。
忆往昔、笑谈珠玉,霁月襟怀,
霁日容颜,暖如春煦。
浮生若梦,驹阴过隙,青衫未老骑鲸客,
恁匆匆、撒手红尘路。
泉台此去,应携椽笔瑶章,碧霄醉写新赋。
灵前酹酒,冢畔焚香,叹泪零如注。
但剩得、遗篇千卷,浩气长存,
懿德长昭,清芬长驻。
魂招故里,诗吟南曲,桐城永夜灯火灿,
照泉林、松柏苍苍处。
年年芳草萋萋,杜宇声中,素幡漫舞。
挽联三副
一、
金声玉振 文林留绝响
茂德仁心 鹤驾别春风
二、
金笔垂文 杏坛传厚学
茂枝护梓 阆苑列仙班
三:
金匮藏珍 永邑春秋著
茂林遗泽 鹭江雨露悲
阳 黄天成 敬挽
忆苏金茂先生:笔墨纵横写春秋,肝胆长存照故里
2025年4月20日,惊闻挚友苏金茂先生与世长辞,悲恸难抑。这位生于永春、扬名八闽的才子,以笔墨为剑,以诗心为盾,在人生的疆场上与病魔鏖战七载,终以六十四载春秋定格成永恒。他的一生,是永春山水滋养的赤子情怀,是文墨交融的诗意人生,更是肝胆相照的豪迈担当。
根植故土的文脉传承
苏金茂先生1961年生于永春县一隅山村,自幼浸润于闽南文化的沃土。虽父母务农,他却以诗书为舟,在“天上星,亮晶晶”的童谣中初探文学之美,又在李白的月光里种下诗意的种子。成年后,他扎根家乡,历任永春职业中专教师、县委宣传部理论科长、县文明办副主任,直至永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以笔墨服务乡梓十余载。其间,他推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参与成立县级领导小组,为家乡政务优化献策;更以宗亲联谊会为纽带,撰写“爱国兴族聚发展力量,奖学育才弘美德馨风”等楹联,将苏氏家训融入血脉,助力永春文化传承。
保险征程的诗意栖居
2004年,先生怀揣“保险为民”的理想,从公务员转身投身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先后在泉州、福州、厦门市工作。他历任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以“严谨如公文,浪漫如诗歌”的双重特质,成为业界传奇。他撰写的《试论保险文化软实力如何转化为硬实力》屡获国家级奖项,更以诗歌为行业鼓呼——查勘定损的深夜疾驰被他喻为“与黎明同行的青春”,保险展业者的辛劳化作“春风穿行的美丽”。在厦门,他不仅是保险精英,更以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之职,带领金融书法家泼墨挥毫,其作品连续入选福建省金融书法展,将保险人的情怀凝于宣纸。
文化交融的桥梁纽带
作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先生出版《鸣心集》《择我所爱》等文集,散文如茶,诗歌似酒,既有乡土记忆的醇厚,亦含人生哲思的深邃。他的足迹亦遍布泉州、厦门与福州:在泉州师院求学时积淀文心,于福州金融书法家协会成立仪式上以理事身份挥毫,更常往返两地参与苏氏宗亲活动,以“石油神探”苏永地等乡贤为镜,书写闽商精神。每逢春节,他的墨宝飞入千家万户——从永春老宅到厦门社区,从政府礼堂到青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幅幅春联承载着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更传递着“福泽万家”的赤忱。
笔墨犹温 风骨永存
先生一生,是永春赤子的乡土情结,是保险诗人的职业信仰,更是文人风骨的当代诠释。他赠友的墨宝,既有“行云流水”的飘逸,亦含“大气厚重”的苍劲;他笔下的诗句,既有“老牛自知夕阳晚”的豁达,亦见“为保险添光彩”的豪情。即便病榻之上,他仍以诗斗病魔,以笔战无常,临终前那句“阎罗殿上斗无常”,恰是其刚毅一生的注脚。
今日,永春桃溪水咽,鹭岛云低。然先生之精神,早已化作故里祠堂的楹联、学子的奖状、友人家中的春联,更镌刻于闽南文化传承的长卷之中。此去泉台,愿先生携一卷诗书、一管狼毫,与苏颂、苏武共话家训,再写春秋。
苏金茂先生主要生平足迹
永春岁月(1961-2004):教师、政府公职,奠定文化与政务根基
八闽深耕(2004-2025):保险事业与书法艺术双峰并峙
文笔足迹:以泉州为文学起点,以福州为书法舞台,串联闽地文脉
谨以此文致敬先生“择我所爱”的炽烈人生。
挚友陈连荣 感念
苏金茂,男,1961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艺术家联谊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佛学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书法协会会员,厦门市书法协会会员,厦门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有《鸣心集》《韡庆堂文集》《择我所爱》三部专著。
苏金茂先生,一路走好!
来源:永春网综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个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