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近年来,五莲县以樱桃产业为纽带,将生态资源、农业采摘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以旅促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一颗颗樱桃,正成为老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子”,也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路单一,樱桃只能以低价卖给收购商。“好果子卖不出好价钱,乡亲们守着‘金山’却过穷日子。”松柏镇樱桃种植户王永富回忆道。为解决这一问题,五莲县提出“樱桃+旅游”发展思路,整合农业、交通、文旅等部门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修建环山公路、观光步道、停车场等。“我连续3年来这里采摘樱桃,这里的樱桃又大又甜特别好吃,今天我采摘了两篮,回去的时候再给朋友带几盒。”来自青岛的游客李淑平说。

如何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五莲县在延伸产业链上下足功夫。

舌尖上的樱桃经济。在叩官镇爱樱维生态园,新鲜樱桃经过分拣、清洗、去核,被制成樱桃酒、樱桃干等20余种产品,附加值提高3倍以上。“我们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樱桃果汁、樱桃酒等饮品,平均每箱在100元以上,还供不应求。”负责人张作利介绍。

文化IP赋能产业升级。每年5月,五莲开展“樱桃采摘季”系列活动,摄影大赛、非遗展演、田园音乐会、科学研学等活动。五莲县通过“采摘+研学”的方式,以樱桃知识、田园知识等为主线,针对课堂内容设计专属路线,开展研学课程。

民宿经济激活乡村夜生活。松柏镇窦家台子村利用闲置农房改造精品民宿,游客白天摘樱桃,夜晚住民宿、看星空。“每年采摘季房间提前一周就订满了,村民均年增收2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韩玉高说。目前,全县乡村旅游民宿达200余家,年均接待过夜游客30万人次。

“采摘游火了,咱的腰包也鼓了!”户部乡宋家村村民宋维玲算起账:自家5亩樱桃园,采摘每斤卖30元,比批发价高出一倍;她在园旁支摊卖凉皮,一天收入超千元。据统计,五莲县从事樱桃产业的农户达1万余户,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

为保障农民利益,五莲县创新实行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园村共建”等新型运营模式,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的新兴农业经营体系,提升樱桃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推进管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

“小樱桃”背后是“大民生”。五莲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安燕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樱桃产业与康养、研学等业态结合,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让更多群众吃上‘生态饭’,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从“提篮叫卖”到“采摘网红”,五莲樱桃的蜕变印证了一个道理: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准特色、激活内生动力。当农业“接二连三”、农旅深度融合,绿水青山才能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放眼齐鲁大地,如五莲这般“一业兴百业旺”的实践正遍地开花,绘就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