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网红被封杀就凉凉了!
一般情况,对靠互联网吃饭的人来说,账号被封不但是发不了声,再要通过网络赚到钱,那更简直是不可能。
但一个靠"黑"自己家乡起家的“黑子”,被几个平台一起封杀后,人家“黑”家乡 go on,并且“黑”的更欢,黑的地方和范围也更广!
而且,人家卖货更卖得霸道——卖出去的东西一概不退,爱咋滴咋滴!
就这,一开播就能吸引千人以上的“信众”,而人家的收入更是嗖嗖地往上升,目前已日入十万+,今年还要干到20亿!
我就问你,这是不是挺魔幻?
01 被封杀后,反而"更红了"?
魔幻的主角,对他熟悉的人估计已经猜出来了,对,就是汤姆张,一个爆火的网红,一个颇有争议的网红。
今年3月,他因为一系列争议言论,主账号被几个主要平台永久封禁。按理说,这下该凉了吧?
结果呢?人家不但收入不降反升,更放出豪言:2025年实现20个小目标!
我们不禁想问:这封号到底是惩罚还是变相推广呢?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那个被各大平台封杀的财经大V,转战小平台后,粉丝不减反增,身价翻了一番。
看来,在信息高度流通的今天,简单的封堵,效果有可能适得其反。
02 "黑子经济学"背后的玄机
那么,这位连官媒都批判,称其为“山东黑子”的网红,是如何屹立不倒,甚至越来越红了呢?
了解到他们的操作手法以后,说实话,我有点震惊:
账号矩阵
据知情人士透露,汤姆张主号被封后,立马有几十个"影子号"顶上来。
这些账号似乎早就埋伏好,时刻等待着承接主号流失的粉丝。
这一招,不就是军事上的"分布式作战"吗?一旦主指挥部被摧毁,分散的作战单元依然可以继续战斗。
不得不说,这设计,何等精妙!
内容工业化
一场直播后,把其中的争议言论剪成高燃的短视频,通过100多个授权账号分发,瞬间将一个话题引爆。
这哪是什么简单的像汤姆张所说,直播就是吹吹牛,这操作,分明是一条批量生产"黑子"的流水线啊!
情绪精准投放
据说,他们有专门的系统,监测哪些言论能刺激特定地区的网友,然后就定向向这些地区密集推送。
比如,检测发现"山东人不讲卫生"这类话题在江浙沪地区点击率高,他们马上就专攻江浙沪,让这一地区陷入“汤炮弹”的“汪洋大海”之中。
活脱脱的"精准打击",只不过按下的是“恰如其分”的情绪按钮,汤姆张所说“你看到的,都是想让你看到的”,就这样得到了完美印证!
七层变现模式
广告、带货、卖课、、卖视频切片授权、收打赏、私域流量变现、线下活动...七管齐下!
尤其让人意外的是,被封后,汤姆张的私域流量转化率反而提高了,原因是不少网友认为"真相被封杀了",因而更愿意付费支持这个“敢说真话”的人。
这一套下来,不知道你是不是觉得高明,反正我是觉得高明得让人心惊!
03 "黑子"为什么能大行其道?
我个人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地域认同焦虑
人有时候往往很奇怪,在自身地域认同不足时,往往会通过贬低其他地区来获得心理平衡。
比如一位广东粉丝就公开表示:"看他怼山东人,莫名有种痛快感。"
负面信息偏好
人类天生对负面信息更敏感。有数据显示,汤姆张的负面言论平均互动量是正面内容的5.7倍。
这让我想起国际上为什么某些国家的媒体总喜欢报道中国的负面消息?道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都是满足人性。
禁果效应
也被称为“亚当与夏娃效应”或“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心理现象,说白了几十“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逆反心理。
"我本来对他没兴趣,"一位新成为汤姆张粉丝的网友说,"但看到他被封,就想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这三种心理的叠加,也就给"黑子经济"提供了的深厚的基础,让“黑子”们能获得拥戴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可谓名利双收。
04 "成功"背后的代价
表面看,“黑子经济”仿佛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但深挖下去,风险重重。
曾经,某"财经黑嘴"“东窗事发”后仅被罚就达1.29亿;某“打假网红”遭起诉,被索赔350万!某"毒舌主播"被列入失信名单,连高铁都坐不了...
在法治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是有边界的,突破这个边界,也必然要付出代价。
汤姆张在直播中提到他很认同《蜘蛛侠》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然这句话的对立面也成立,那就是“能力越大,破坏越大”,网红们对这一点要有敬畏。
讽刺的是,据知情人爆料,汤姆张虽然对家乡山东“黑”个不停,但他的前手下对外表示:"老板私下特别喜欢山东美食,每次出差都要吃煎饼卷大葱,还经常夸山东人实在。那些言论,都是'人设'而已。"
若爆料属实,则汤姆张就是妥妥的"双面人生",而这种人在当代互联网行业并不罕见。为了流量,很多人不得不戴上"面具",表演与真实自我相悖的角色。
因为漏税被罚超900万元的那位北京网络大V,是不是也是个典型代表?
05 互联网监管的新挑战
汤姆张的案例,也给互联网监管带来新思考。
传统的账号封禁措施,在"账号矩阵"这种操作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一个号封了,十几个个号、甚至几十上百个号顶上来,这种"打地鼠"式的监管,显然无法斩草除根。
未来,我们的互联网监管无疑更上系统化、智能化的手段,才能应对这种新型“群狼”式挑战。
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内容评级系统、优质内容扶持机制等方式,有效引导了互联网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而不是让"黑子经济"大行其道。
06 我们自己的反思
作为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我们也该反思自己的行为。
当我们点击、评论、转发那些“黑子”的内容时,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为"黑子经济"贡献流量?
当我们被情绪裹挟,参与到地域攻击中时,是否想过这也许正是某些人精心设计的结果?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不被情绪裹挟,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也都在塑造未来的互联网生态。
而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07 结语
汤姆张的故事,只是当代互联网经济的一个缩影。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各种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有的光明正大,有的游走在灰色地带。
但常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任何时候也别忘了社会责任和个人底线。
否则,在获得巨大流量的同时,也最终会被流量反噬。
写到这里,我从信用网站上查了一下汤姆张的公司情况,发现一个小小的异常,这家张慧(汤姆张本名)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慧哥传媒(深圳)有限公司,在最近的高级管理人员备案中,进行了一项重要变更:张慧由变更前的总经理变为经理。
这一变动表明,很有可能是汤姆张要另选高人,来担纲整个慧哥传媒的运营。
而此前不久,另一个由张慧担任法人的深圳市巧油坊食品有限公司,则由慧哥传媒100%出资,变为张慧本人100%出资。
这是年入20个亿布局的一部分,还是有别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
已经清楚的是,汤姆张近期在经营上有个大动作!
在已经有近40个他们自己贴牌生产的产品同时在售卖的情况下,被汤姆张称为“三无产品”、而利润却将是天花板级的新品——白酒,本周大概率就要上市。
汤姆张离20亿的小目标,显然又近了一步!
至于他对家乡山东的嘲讽,网上至今仍争论不休,不少网友觉得他确实是个“山东黑子”,而有网友却觉得他是“山东的镜子”,你觉得呢?
你赞同汤姆张是个“敢说真话”的“明白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