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在过去被叫做 “南蛮” 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西南地区,那里热带雨林茂密,独特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出各种神奇的动植物,还流传着不少神秘的奇能异术,其中最让人害怕的,就得数养蛊之术了。

要说这 “蛊”,说白了就是跟虫子有关的巫术。从字面看,“蛊” 字上面是 “虫”,下面是 “皿”,合起来就是用器皿养虫子。老百姓常说的 “中蛊”,就是被这种邪术给害了。蛊术是一门古老又神秘的巫术,带着股邪乎劲儿,最早就出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古书里对蛊的记载可不少。《左传》里说,蛊是由过度沉溺在邪念中产生的。再看 “蛊” 字的结构,加上它跟 “谷” 字读音相近,有人就说,稻谷外壳飞起来变成的飞虫就是 “蛊”。《诸病源候论・蛊毒候》里说得更具体,把飞虫、毒蛇这些有毒的动物放在器皿里,让它们互相厮杀,最后活下来的那个,就是 “蛊”,能用来害人。偷偷把这东西混在酒饭里给人吃,就会让人倒霉,这蛊虫还会在肚子里作怪。

民间传说里,有一种特别有名的蛊叫 “金蚕蛊”,就是用这种互相残杀的办法炼出来的。最后活下来的虫子,经过变异,会变成金黄色、像蚕一样的模样,所以叫 “金蚕蛊”。还有另一种炼法,找十二种剧毒的爬行动物,不能是会飞的,也不能是四条腿会跑的,放进容器里埋到地下。等上四十九天挖出来,再放在香炉里,每天早晚用茶水浇灌、焚香祭拜。时间一长,蛊虫就和香灰混在一起,这香灰就成了蛊,掺在食物里就能让人中蛊。养蛊的人能靠它转运,想求财就能发财,想当官就能步步高升,好像干什么都顺风顺水。不过要是被下蛊的人发现了,请来术士破解,下蛊的人可就惨了。



在西南一些潮湿的地方,民间还有不少辨认金蚕蛊的小窍门。一般人家房子四角容易结蜘蛛网,但养了金蚕蛊的人家几乎看不到蛛丝,因为这金蚕蛊爱干净,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要是去别人家,在门口踢一脚,把木板缝里的沙土踢出来,如果沙土突然消失了,那这家人很可能就养了金蚕蛊。要是养蛊的人不想养了,还能把金蚕 “嫁” 出去,把蛊虫所在的香灰和金银首饰包在一起。懂行的人看见了,愿意养就带回去;不懂的人拿走包裹,金蚕蛊也会附着在金银上跟过去。因为金蚕蛊喜欢睡在铁锅里,当地人家都会习惯性地在锅里放水,就怕不小心把金蚕蛊吃进去中蛊。而且这金蚕蛊生命力超强,刀砍不死、水冲不走、火烧不毁,特别难缠。



从古到今,朝廷对养蛊的人都管得很严。隋朝的时候,有个大将军家的丫鬟,天天拜猫,结果猫显灵帮她偷别人家的金银财宝,后来她胆子大到想害皇后,最后皇帝不仅把她赶走,还赐死了大将军。宋朝时,福州有医生研究出用中药治蛊毒的药方,还被《资治通鉴》记录下来流传民间。汉代就有明文规定,放蛊或者教唆别人放蛊的,一律处死,尸体扔到市集上不许安葬,这在古代可是很重的刑罚。后来的魏、隋、唐、明清等朝代,也都规定放蛊者一律死刑。要是对动物放蛊,就会被流放到千里之外;知道有人放蛊却不举报,也要受牵连;但要是不知情,就不会被追究。蛊术存在了上千年,历朝历代都严管,也说明古时候用蛊术害人的人还真不少,大家都把它当成邪门歪道,认定这是危害社会的坏东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