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踏车阶,笑语盈途。迎着清晨的阳光,东营区一中的三十余名学生代表如跃动的春晖,涌入胜利油田华八井、石油科技馆和现河采油厂六户采油管理区。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胜利油田举办“探秘智慧能源”公众开放日活动,孩子们以童真视角,触摸油田的红色根脉与绿色新生。



“在你们眼中,胜利油田是什么颜色的?”活动伊始,带队教师李媛慧的提问点燃了孩子们的思考。

从华一井到华八井,六十余年找油岁月在讲解中铺陈——1961年,华八井喷涌出黑色油流,红色基因自此深植油田。“红色不仅是井架的底色,更是石油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图腾。”陈星赫同学说。

石油科技馆内,泛黄的工装、磨破的手套、手写的工作日志……老物件的每一道褶皱都诉说着创业艰辛。“原来当年这么苦,开采石油这么难,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是爷爷奶奶们用辛勤的血汗换来的!”学生们声声感叹。历史与当下在此刻交汇,稚嫩的童声齐诵《胜利油田赋》,石油精神的火种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发。

如果说红色是历史的烙印,绿色则是新时代的答案。转场至现河采油厂六户采油管理区,孩子们瞬间被眼前的“童话世界”震撼——生产设施披着环保外衣,隐身于蘑菇状的生态屋;无人机盘旋巡井,实时画面中飞鸟与采油机共舞。

康歆苒同学惊呼:“快看!抽油机是小鸟的电梯房!”只见绿荫环抱的井场上,灰喜鹊正站在“磕头机”支架上梳理羽毛,“这里好美啊,所以我认为油田就是绿色的”。


无人机腾空时,孩子们追着电子屏上的俯瞰画面雀跃:“油田变成绿色棋盘啦!”“从天上俯瞰,油田像一块翡翠!”郝洛蘩同学的比喻引得笑声阵阵。

“半日参观,胜过十堂理论课。近距离观察油田,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震撼的认识升级”李媛慧感慨道,从“红色精神”到“绿色油田”,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真实可触。

归程车上,孩子们仍在热议:“我长大了要发明更环保的抽油机!”“我想把红色故事写进作文里!”车窗外,抽油机躬身起伏——向永不褪色的红,向生生不息的绿。

这半日,三十颗童心埋下两种颜色的种子:一种从优良传统中淬炼,炽烈如炬;一种在绿色发展中萌发,清新生机。(大众新闻记者 徐文君 通讯员 翟剑飞 陈兴雷 丁刚 牛文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