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3日(周三),美国副总统JD·万斯在印度访问期间,向媒体发表了强硬声明,警告莫斯科和基辅必须尽快就停火协议达成一致,否则美国将停止其推动和平的努力。
一、万斯的“最后通牒”
据外媒报道称,万斯在印度的讲话中表示:“我们已经向俄罗斯和乌克兰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提议,现在是他们给出答复的时候了。否则,美国将退出这一进程。”
华盛顿、基辅及欧洲各国的代表也正在英国举行会谈,试图推动新的和平提案。但这场谈判进展并不顺利,乌克兰危机的解决看起来仍遥遥无期。
万斯发出该警告时,还详细说明了美国的和平立场。他认为,是时候让双方采取关键性步骤了。
“如果不是最后一步,那至少也是倒数第二步。简单来说,就是双方都需要停止杀戮,并在现有的领土线附近冻结局势。”万斯说。
他还强调,这意味着俄乌双方都需要放弃目前实际控制的部分领土。这种让双方割地求和的提议,对于坚守领土主权的俄乌两国而言,都触及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就曾明确表示,绝不放弃克里米亚地区,那是乌克兰的固有领土;俄罗斯方面也对任何形式的领土退让保持强硬态度。
二、特朗普的和平承诺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早在竞选期间就承诺,将在24小时内促成乌俄和平协议。可现实却很打脸,他自从执政以来,不仅未能兑现这一承诺,反而屡屡遭遇挫折。
特朗普在今年3月提出了无条件停火的倡议,乌克兰方面原则上予以接受,但俄罗斯总统普京却果断拒绝。
后来,美国提出的“和平计划”逐渐浮出水面,但其中的关键条款充满了争议。
根据媒体报道,这份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立即实现全面停火、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默许俄方占领自2022年入侵以来夺取的其他乌克兰领土;所有针对莫斯科的制裁将被取消,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大门也将彻底关闭。
作为交换,美国希望获得开发乌克兰矿产资源的特权,同时要求俄罗斯从第聂伯河周边地区以及赫尔松省的部分区域撤军。至于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命运,则尚未有明确答案。
这样的方案显然难以让欧洲盟友满意。过去几年中,许多欧洲国家呼吁对普京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并希望美国能够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特朗普本人却暗示,如果无法尽快达成协议,他可能会放弃这一进程。
三、伦敦峰会在争议中降级
报道称,本周的伦敦谈判原本被寄予厚望,但由于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突然缺席,会议级别被迫降低。鲁比奥原定与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及其他欧洲国家代表会面,但在最后一刻宣布退出。
虽然美国国务院解释称鲁比奥的缺席是“日程安排问题”,但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乌克兰拒绝接受美国提出的“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的要求,这可能是导致鲁比奥退出的真正原因。
据悉,美国总统的乌俄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将代替鲁比奥出席会议,特朗普的另一位重要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本周将重返莫斯科,尝试重新推动谈判。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谈判前夕曾明确表示,在克里米亚问题以及停火条件上,乌克兰都有自己的底线。他于4月22日晚上重申:“克里米亚是我们的领土,属于乌克兰人民。”
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愿意采取必要步骤推动无条件停火,但前提是必须实现海陆空全面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