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新华社报道,农业农村部官宣:中国加入《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协定当日生效。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贸易(资料图)
《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制定,堪称全球渔业治理领域的重要国际文书。截至目前,已有81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获批加入,中国成为第82个缔约国。该协定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实施港口国措施,阻止非法捕捞渔获物流入国际国内市场,进而有效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与海洋生态系统。
中国加入此协定并非一蹴而就。自2020年起,农业农村部联合外交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等多部门,针对协定加入与履约事宜,开展多次集中研讨和会商。不仅深入港口实地调研,还组织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协定内容和加入程序进行深入研究,并持续跟踪协定进展动态。202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充分吸纳协定有关要求,增添了与之相衔接的内容,为依法采取港口国措施筑牢法律根基。
贸易(资料图)
身为渔业大国,中国加入协定意义深远。在全球渔业治理层面,中国将凭借自身丰富经验与庞大资源,发挥更大作用,与各国携手推动渔业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在打击非法捕捞方面,中国可借助协定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与其他缔约国形成强大合力,强化港口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捕鱼行为,切实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中国加入协定,也会对部分国家产生影响。以日本为例,其部分渔船长期在公海及他国专属经济区从事非法捕捞活动,严重破坏海洋渔业资源。中国加入协定后,将严格依据规定对进入中国港口的日本涉渔船舶展开检查,这无疑会对日本非法捕捞行为形成有力约束。韩国方面,其渔民在黄海等海域越界捕捞现象时有发生,扰乱地区渔业秩序。中国严格执行协定,将进一步规范相关海域渔业活动,对韩国渔民越界捕捞行为起到警示作用。
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争端中动作频频,其渔民在南海非法捕捞行为愈发猖獗,且马科斯政府变本加厉,妄图借助外部势力侵犯中国海洋权益。中国加入协定,无疑是对菲律宾在南海不当行径的有力回应。今后,菲律宾非法捕捞渔获物进入中国港口的渠道将被切断,在南海的非法活动空间也将被大幅压缩。
贸易(资料图)
展望未来,中国加入协定后,将持续加强与各国在渔业领域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渔业治理规则制定,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同时,中国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国内港口管理流程,提升渔业产业现代化水平,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中国加入协定,不仅是对全球渔业治理的积极贡献,更是对维护国际海洋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郑重承诺。日韩菲等国应认清形势,遵守国际规则,共同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而非继续在非法捕捞等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